第二百一十章 气节

虽然清楚杨帆很有才华,但李世民根本不相信一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能懂气节这种高大上的东西。

说到气节,都是那种七老八十、垂垂老矣亦或者有过某种经历的人才有资格说出来的话。

杨帆不慌不忙,缓缓说道:“陛下可知道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

李世民点了点头,虽然没有学富五车的学识,但张骞通西域的典故还是知道的。

只听杨帆徐徐说道:

“建元元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

建元三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

张骞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

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

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张骞对开辟从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举世称道。

不过依微臣看来,张骞更让人敬佩的却是个人气节。

张骞两次被匈奴俘虏,随行的人员死的死降的降,但他坚持本心,拒绝了匈奴高官俸禄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