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蛮夷想呲牙

一道磕磕巴巴的汉话从耳边传来,声音中带着丝丝的不满和怒气。

旁边负责接待的鸿胪寺官员尴尬不已。

杨帆转头望去,说话的人正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

此人四十岁左右,脸颊火红、眼睛眯缝、鼻子扁平、胡须稀少但肤色白皙。

这无疑是典型突厥人的面容。

古时候印度人对突厥人有一段很生动、很有趣的描述:

他们的脸像火一样红,戴着羊皮帽,头发剪得短短的……

他们的眼睛很小,射着凶光,可以把铜器穿一个孔……

他们的脑袋紧贴在身躯上面,好像没有脖子一样……

他们的面颊好像是软皮袋,布满了皱纹和瘤子……

他们的鼻子老大的,从一边脸连到另一边脸上去……

他们的嘴老宽的,把两边的颧骨都连起来了……

他们的上嘴唇胡须长得老长的,而下巴上的胡须却只有一点点……

他们的相貌看来活像一群白鬼,人们远处看到他们就望影而逃……

这就是《印度史》一书对突厥人印象的描述。

杨帆前生刚好看过一期节目点评,所以一眼就认出此人大抵应该属于突厥人。

描述果然有六分相似。

突厥分为东突厥与西突厥。

自东突厥被大唐兵锋消灭,但很多突厥百姓逃到了薛延坨、高昌、吐谷浑等国。

后来西突厥、吐谷浑等国畏惧大唐百战之师表面臣服,派出突厥人作为使臣也很正常。

不知这家伙到底具体是哪个国家的使臣。

但是杨帆也懒得理会,只需知道他不是大唐人就行。

如今来到了大唐居然还敢不知天高地厚、口出妄言。

作为唐人,杨帆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斜睨了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家伙一眼,语气不善地道:“你以为你是谁呀?就这么安排你想咋的?爱来不来,爱等不等,又没人请你们来……”

如此话语从一个年轻官员的口中说出,而且还一副流里流气、吊儿郎当的样子,差点没把这赤红脸色的突厥人气坏。

作为突厥可汗的代表,来到大唐,哪一名官员不是对自己礼遇有佳。

如今居然被一名年轻官员骂,突厥人气得喘着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