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别有用心

朝会结束,已是午时过后。

皇帝移驾甘露殿,长孙无忌被李二陛下留了来。

进了甘露殿,李二陛下自顾自的换了一套常服。

回到殿内,李二摆摆手将一众内侍统统赶走,这才坐到正中央的一把太师椅上,将桉几上的茶壶拿起来,自己斟了一杯热茶,慢慢品茗。

甚至李二喝完一杯茶以后,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紧闭双眼,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

要不从呼吸中可以判断出李二并没有睡着,长孙无忌还以为这位皇帝真的睡着了!

站了半个时辰,肥胖的长孙无忌有些腰酸腿疼。

心里不禁腹诽不已,这位皇帝到底叫自己来干什么?

喜欢算计的人,最讨厌这种不受掌控的事儿。

虽然心里不爽,但长孙无忌面上却一丝都不敢显露出来。

只是蠕动了几下有些发麻的脚底板,便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站着。

似乎只要皇帝不说话,他就可以一直这么站到死。

良久后,李二陛下方才睁开双目,瞅着长孙无忌,沉声问道:“辅机就没有什么想问的?”

长孙无忌悄悄吐了一口,坦然地道:“有。”

李二陛下抬了抬眼皮:“以我们俩的关系,有什么疑惑就说吧?朕绝对不会生气。”

稍稍犹豫了一会儿,长孙无忌问道:“陛下,今日早朝你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王隋等人治罪,同时让李君羡把情报送上去,可能一时能够压制住一些别有用心的文武百官,但后续所以引发的后果绝对是巨大的。”

“微臣虽然不知道陛下掌握了多少朝臣的罪证,也不知道这些罪证有多少,但陛下想想,正因为未知的恐惧,所以定会有人铤而走险,到时候我怕这些人会冒犯陛下的龙体,甚至陛下会有性命之忧。”

虽然长孙无忌这些话有些大逆不道,但李二陛下却并未恼火。

因为当初决定用这一招震慑百官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过后果。

可是李二却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一旦退后,那他想要再次插手江南,那必然要费好几倍的力气才行。

江南作为李二陛下东征高句丽的重要粮仓和后勤基地,李二陛下当然不想轻易舍去。

在他看来,即使冒些风险镇压下此次弹劾风潮,也绝对比陷入长久的朝争有利。

不过,李二陛下并不打算解释,反而质问道:“辅机,你太让朕失望了,明明知道朕想力保杨帆,你为何要和那些人一起胡闹!”

对于李二陛下的质问,长孙无忌并不慌张,反而问道:“这不是陛下期望看到的吗?”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皱着眉头:“这话怎么说?”

长孙无忌只好无奈解释:“对于此次弹劾风波,陛下本来就想速战速决,微臣猜得可否正确?”

“不错!”李二陛下抬了了眼皮。

见李二陛下一副聆听的样子,长孙无忌心神大定,揉了揉有些酸痛的大腿,说道:“微臣年老体衰,朝堂上又站了一早上,陛下可否赐一个座位,微臣也好解释这么做的原因。”

李二陛下刚想发火,忽地看到长孙无忌揉腿的动作,心中不由生出一丝侧隐之心,指了指桉Ω旁边的座榻,不爽地道:“坐那吧,如果你不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你就自己辞官回府吧?”

“谢陛下!”长孙无忌并没有被李二的话吓到,感谢后直接坐了下去。

长孙无忌对李二的脾气很了解,虽然皇帝的口气看似不悦,实则是因为在朝堂上自己没有站在他这一边,所以生闷气。

但长孙无忌相信,只要自己把理由说出来,皇帝竟然不会追究。

长孙无忌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借此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这才开口说道:“陛下,若微臣所料不差,您之所以没有在最开始的时候把弹劾杨帆的风潮压下,其目的也是为了看看有哪一些人在推波助澜吧?”

“没错!”李二陛下点了点头。

听到李二的回答,长孙无忌自信一笑:“今日陛下不是全看到了么,陛下想一想,如果没有微臣掺和这一脚,让那些人认为胜券在握,他们岂会全都跳出来?”

听到这话,李二不由微微一愣。

确实,如果没有长孙无忌的帮衬,弹劾杨帆的风潮也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如此一来,那些藏在后面的幕后指使之人根本就不会跳出来。

如今长孙无忌这一搅和,反而让那些人纷纷跳了出来,让皇帝看清楚了这些人的面目。

同时顺势打压了跳的特别欢的几个领头人,可谓是收获颇丰。

当然,李二陛下也很清楚。

长孙无忌未尝没有想置杨帆于死地的心思。

如果见自己没有力保杨帆,李二绝对相信长孙无忌会不择手段的对付杨帆。

但这样的猜测李二却不能说出来。

有些事儿心知肚明即可,如果说出来,反而会让人显得很尴尬。

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这一搅和,确实让李二省了不少时间。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缓缓的叹了口气,有些责备质问道:“正因为你领着百官一起弹劾杨帆,差点让整个局势失控,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