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践行

坐落于山间的寺院,由于占地有限,所以特别注重寺院的结构分布。

尤以山林原色来衬托寺宇的风景,参天古树,叠山怪石,成为了寺内的奇观。

行走在绿树成荫山间小道,看着古松劲柏,远远传来一阵阵意蕴悠长的梵唱,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不沾染一丝凡尘。

意境、心情……无不达到一种微妙的状态。

似乎一切烦恼都抛出脑海,六根斩尽,红尘远去,很是轻松静谧。

还真想一直留在这里!

杨帆被这个没来由的念头吓了一跳,赶紧甩甩头。

咱可注定要当海王的男人,怎么可能抛弃妻子当和尚。

家有娇妻美妾,手握权势滔天,更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傻子才会舍弃一切皈依佛门。

绕过兴教寺的大雄宝殿,就顺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进入一片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竹林。

走了不久,就见到竹林掩映之中露出一角斗拱飞檐。

再行几步,就见到一座古朴的木楼。

门楼阁亭正坐着一人,与吴王李恪相谈甚欢。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穿着一身青衣。鹤发童颜。

他的身材干瘦,颇有些仙风道骨的神韵,背负双手立于楼前。

李恪正埋头聆听教诲。

杨帆眯了眯眼,走进阁楼,上前两步施礼道:“小子杨帆拜见虞老先生。”

此人正是虞世南,也就只有他这种名闻天下、资历深厚的士林大儒才能让皇子恭敬有加,聆听教诲。

虞世南抬起头,笑眯眯的说道:“时下长安人有一句话,叫做‘生子当如杨帆’,嫁女当是杨府,县公小小年纪就成为大都督,可喜可贺,真是羡煞旁人啊!”

杨帆赶紧客气道:“先生您过誉了,这句话可不是是什么好话,那是那些人讽刺晚辈呢,‘生子当如杨帆’,全天下都知道某是一个棒槌……”

虞世南微微一愣,随即大笑,花白胡子也都跟着抖动,等到笑声停止,才温言道:

“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汝虽然豁达放浪,但大节不亏。所作所为,皆是利国利民之举,所思所行,尽是千秋鼎盛之道,只需凭持本心,异日定是彪炳青史之名臣良相,努力吧,小子。”

这等褒扬的话语出自虞世南之口,顿时令杨帆有些惶恐。

这人朝中地位或许不怎么高,但资格太老,名声太好,人品亦是有口皆碑。

不夸张的说,这么一句话,令杨帆身价倍增!

杨帆顿时躬身道:“老先生如此夸赞,晚辈惶恐……”

“呵呵,谦虚不等同与虚伪,敢跟江南士族那些人在大堂之上据理力争。”

“还敢直呼其名甚至胆敢口出恶言威胁,放眼大唐能有几人有这份胆量?老夫不过是夸一夸你,你就惶恐了,骗谁啊?”

虞世南笑呵呵一脸揶揄。

杨帆有些窘。

没想到自己的名气居然这么快就传的人尽皆知,当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不过,虞世南上次无意间帮了他,杨帆还真是心存感激呢!

李恪在一旁笑道:“先生既然在寺中修养,何不一起坐坐,亦让吾等聆听您的教诲?”

虞世南一脸无奈的摆摆手:“算了吧,你们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谁会喜欢一个朽木之人聒噪?”

“刚刚见到吴王殿下才过来打个招呼,你们且饮酒为乐,为杨帆践行,老夫就不掺和了。”

言罢,冲李恪拱了拱手,在家仆服侍下飘然而去。

看着虞世南的背影,杨帆开玩笑道:“虞老年近八十的岁数,身子骨还是这么强健啊,听说这位老先生原本住在江南,现在一直呆在长安,就是在青楼有老想好……”

“胡说八道!”李恪气得踹了杨帆一脚,“虞师人品正直,岂会干出这等龌蹉之事?休要乱污蔑人!”

杨帆无所谓的掸了掸被踹的地方,撇撇嘴道:“殿下你是不是没事啊,没由来的搞什么践行宴。”

“微臣可不是那种贪图虚荣的轻浮之人,你如此大张旗鼓,还不如就让微臣悄然离去,一旦让人知道你为我践行,不让人嫉妒死。”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声大笑:“你此番南下,早已令江南震荡,何谈什么悄然离去?”

“既然已是天下瞩目,吴王殿下为你践行,假如来日你封将拜相,吴王登上高位,今日之举也多了一段佳话,你们明主良相,相得益彰,岂不美哉?”

“这人谁呀,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这么说话?”杨帆转头望去,大吃一惊。

李二陛下还没死呢!

居然敢说李恪为明主,找死也不是这么干的。

更何况,你想找死没人管,可也不能拖累我啊!

以后一旦其他皇子登上帝位,谁还能给他杨帆好脸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