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村里没有认识的人,实践小队也只好在村子里随便走走。铁丝网圈里面是圈起来的一大片地,里面有人从深坑里送出一筐一筐的泥土,然后拿水细细地淘了,为的是筛选出里面可能有的宝石。
乡间的小路十分的难走,脚下的泥土也被翻新过,周橦这才后悔自己出门时随意地穿了一双拖鞋。
她一脚深一脚浅地跟着大家走完了全程,反正都是走个形式,回去写篇差不多的报告交上去就好了。
就是蚊子太多,回家等车的时候,腿上被叮了好几个大包暑期结束后,报告随意拼凑完,群聊解散。升入大三的周橦,搬回了北三环的本部。这里跟郊区匮乏的娱乐活动相比,简直是天堂。
出了学校的小南门,小吃街、酒吧应有尽有,附近的KTV、桌游店和水吧一字排开,即便玩到很晚,学校大门已经关了,有家营业到凌晨两点的餐厅也有一个小后门可以悄悄溜回去。
这些都是几人的小团体逐渐摸索出来的玩法经验,跟小白她们在一起,周橦总是感觉很快乐。
平静的生活还在继续,有一天,从理科教学楼上完专业课的周橦,收到了一条来自安以忱的短信,说自己今天来本部找一位老师,结束后问周橦有没有时间,一起吃个午饭。
距离上次实践活动结束已有两月,两人也从没有过多的联系。安以忱是经管学院的学生,此时还在郊区的校区,甚至不走运地要大四才能搬回本部。
上午也只有一节大课,周橦也没多想,便答应了。
安对于本部的环境并不是很熟悉,周橦便发挥了“主场”的优势,带着他去了她跟小白经常一起去吃的那家烤鱼店。
一如既往地,吃饭时安以忱对周橦照顾有加。
周橦觉得,两人真正成为朋友,也许是从这一顿单独吃的午餐开始的。以前的见面,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正当理由,比如老乡会,比如实践活动。私下里单独见面吃饭性质就好像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起码周橦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她真正了解安的心思,是一个月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