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

不露声色 西方经济学 1835 字 2022-09-25

天边的火烧云越烧越红,最后,伴随着太阳的落山,漫天的红霞像燃尽的焰火,色彩渐渐褪去,最后变成了黑暗。黑暗中,偶尔还会闪烁几处星点,和已经复活的浦城灯光交相辉映。

到了夜晚,白日幽寂的浦城也热闹了起来。尤其是江边。除了两边大厦亮起的led灯外,江边也亮起了灯带。长长的浦江绵延从浦城一头贯穿到了另外一头,像是一条银河横亘在了这座繁华璀璨的城市之间。

除此之外,高架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灯影像流星一样在马路上留下疾驰的色彩。

唐淼在房间待了一会儿后,隔着落地窗俯瞰着这座城市的夜晚,最终,她收拾了一下,离开了房间。

其实不光浦城,唐淼就没有去过几个城市。

她十六岁辍学后去了南城,在十六岁到二十六岁这十年间,她的人生轨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南城转,在琴行和她租住的房子之间两点一线,很少脱离。

一直到今年,她离开淮城后,她人生的轨迹才伴随着她离开南城变得丰富多彩了些。

每到这个时候,唐淼就会想起以前在南城时的生活,就会想起她的感情,她失去的东西。人在沉浸在改变所获得的一切时,总会回想没有改变时所拥有的东西。

其实对比一番下来,好像改变后得到的也不算差,最起码是以前所没有经历和拥有过的。

唐淼在离开酒店后,打车去了浦江码头。

就算是同为城市,但是每座城市都会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地标,另外也拥有不同的景色和景点。

浦江码头算是浦城比较出名的景点。尤其是夏日的夜晚,码头也成为了人群的聚集地。不光本地的人会来码头江边游玩儿,甚至有外地人专门出行来这里旅游,感受这边的夜景。

浦江码头的夜景确实也有它的过人之处。

浦江码头还是个历史遗迹。古时候,这里是运河必经的码头之一,甚至有专门掌管水漕运输的提督府。只是后来科技发展,各种运输形式替代水运,这里也就慢慢荒废了。而近几年城市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修建兴起,这里也重新大刀阔斧的改革了一番。夜晚,亭台楼阁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灯带。码头的外围围着古代化的围墙,上面放置着各色投影片,将这一圈码头像是重新包拢进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而在码头里面,地上铺着平整的地砖,另外沿街沿江的商铺也采用了古建筑风格,俨然成为了一座古城。

而在古城之中,除了一些江鲜餐饮店外,另外也混迹了不少酒吧。夜晚十分,年轻男女集合到一处,说说笑笑地走进歌声环绕的酒吧里。

除了各种商铺以外,浦江码头的江两边还有两个很大的广场。广场绵延数里,整理得繁华又热闹。晚上乘凉的,出来玩儿的市民,和外地过来旅游的游客在广场上来回穿梭,江边有风吹拂而过,让这一片变得热闹而清凉。

除了广场外,另外码头上的提督府遗迹处不远,还连着一座山。山不算高,但是山林葱郁。上山的台阶是木质的,也勾连了灯带,直通山顶。山顶上是一座寺庙,据本地人说这里是有修行的人在的。不过也可以参观,但是晚上是不开门的。所以不少游客,也只能走到寺庙门口,拍个照也就下来了。

唐淼打车到了码头之后,就跟上了一队旅行团。旅行团的大爷大妈们跟着导游,导游去哪儿他们去哪儿,唐淼顺便还蹭了一段提督府的历史解说。

她跟着旅行团在码头外围看了一圈提督府的历史演变后,又跟着进了商铺和酒吧一条街,走马观花地逛了那么一遍,唐淼去爬了一下山。

山不高,爬了那么十几分钟也就到顶了。

到顶后,唐淼才知道为什么寺庙晚上不开门,还有这么多人要爬上来。

这座寺庙所在的山头,算是附近最高的地方了。站在山顶上,从山顶俯瞰下去,能看到整个浦江码头的江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