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5)

“那我还腿脚不方便呢,我可不想走那么远过去。”

“你还腿脚不方便?以前扬水桥还好好的时候,也没见你哪天不过去聊天啊?再说了,我们重要是亲戚朋友家窜门的,不管这桥建在哪里,路程都差不多的。”

“这倒也是,还是有扬水桥的时候好,晚上聊天也有劲,现在连个和大家聊天的地方都没有,要过河还得绕路。小伙子,你们可得快点把桥帮我们修好了啊。”

果然,虽然文物是情怀,但还是当涉及到关系现实生活的时候,老人们爆发除了更大的热情,诚挚希望他们快点把桥建好,至于是否要修改选址,反倒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了。

毕竟扬水桥以前一直在那个位置,在扬水桥被烧毁之前,他们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如果新的扬水桥能建得离他们近一点当然最好,但如果还是选择原来的位置,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并不是说他们对扬水桥在文物上的意义完全不在意,只是文物保护这样的事情,到底距离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遥远,知道扬水桥的意义固然让他们感觉骄傲,但很难产生更大的共鸣。

张晚歌认认真真地把老人们的想法都记录了下来,然后说道:“老人家,你们的意见我都记下来了,扬水桥最后的选址,会综合考虑村子里所有人的意见,再加上科学的评估,然后做出决定。”

什么综合考虑,什么科学评估,老人们表示完全不同,露出了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危险,只是提出最后的一个意见,“桥只要不要建得比原来离我们更远就行。”

张晚歌在笔记本上写了一笔,并郑重表示会慎重考虑大家的这个意见,然后说道:“大家对选址的想法我们都明白了,然后我们还要收集一些扬水桥被毁之前的信息,老人家能说说您对扬水桥的印象吗?”

问起这个,老人们也十分有话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要说印象啊,我就觉得扬水桥特别凉快。”

“我可去你的吧,扬水桥盖的跟屋子一样,太阳都晒不到的,当然凉快了。”

“瞎说,哪有这么简单。要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房子里太阳不也晒不到吗?可就是没有扬水桥凉快!”

“那可能是因为扬水桥在河上吧?不是都说水边比较凉快吗?”

“水边比较凉快是哪个憨憨说的?我夏天怎么感觉水边那么热呢?闷得很。”

“那你觉得是因为什么?”

“这我怎么知道啊?我又不是科学家。再说了,人年轻人不是问我们的印象的,又不用自己找原因。”

“你说的也是啊。这样说的话,扬水桥好像确实特别凉快,所以大家才都喜欢在扬水桥上乘凉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