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定睢宁事3

续南明 老白牛 2961 字 2022-08-24

而且只是统计人口,不收税银,对他们此时的地方官来说,没有意义。

各地方官当然愿意看到治下人口增多,隐户的消除,但那人口,都是与赋役挂勾。

不挂勾的人口,那都是无用人口。

“最后,下官议请设统计所,统计城厢近边荒地,划为官地。再复设税课局。”

杨河说出自己的最后打算,倒引起知县高岐凤的极大兴趣。

依杨河说的,现在大明世道越乱,若本地太平无事,将会有众多富户百姓涌入,他们进入境内,肯定要买房买地。人越多,需要的土地越多,这可是一笔大收入。

而现在睢宁情况,土地极为不值钱,便如城池四边,北面近城五里,除了寥寥几间庙宇,就是大片的苇丛水塘,一个居民都无。

西面更不用说,从城池过去几十里,一直到丛山,除了荒野,就是废庄,景色凄凉之极。

当然,这片地方杨河打算占了。

城南这边,除关厢外寥寥几间房屋,一样景色萧条之极,人烟非常少,只离城数里,官道侧有一个叫余庄的小庄子。然后往灵璧官道,一些结寨自保的村寨,如官山集,大李集等为数不多的集寨。

城东略好一些,但一样大片抛荒的田地,到处密布的湖荡苇丛。

仅城池四面,就荒野弃地无数,这些土地,没有人稀罕,百姓们都不屑于去占。

高岐凤也曾鼓励开荒什么,但应者寥寥,因为经营的成本太大了。

不说盐碱地多少年才可以变成略有产出的田地,便是居于乡野,遇到匪贼流寇怎么办?

经营好了,多如牛毛的匪徒就来打劫了,所以此时乡野之外,除了结寨自保的乡民豪强,是看不到普通开垦经营百姓的。

便是豪强,也只耕种寨边一些田地,不敢离得自己村寨太远,废弃的土地太多了。

然如果有新安军保护,当地治安变好了,百姓们可以自在放心的自由行走,这些土地,那就有价值了。

特别近城土地,各官道两边的土地,价值更大。

睢宁南岸虽没什么矿产,但这边好歹也靠近运河,也算处于要道,东进南上,都要途经境内。

以后人口多,发展商业,又本地人口的需求,近城周边土地,更增价值。

光卖地,县衙收入就能不少。

富户买了地,盖了房,房契这边,也有一笔契税收入。

杨河还盘算以后盖一些组屋廉价房什么,供应买不起地,盖不起房的人,但这事早了些,便让外来百姓租房吧,也让睢宁本地人有一笔房租收入。

至于税课局,睢宁以前倒有,但崇祯初年就废弃倒闭了,主要是本地商事不旺,收来的商税都不够运转的。

不过以后睢宁人口多了,商事兴旺,便是一年收几百两银子,那也是银子。

一般大明各地商税,除钞关所榷本色,归于内库以备赏赐,又折色银两归太仓以备边储,地方上的税课局,仅某些地方本色解入内府,一般都是存留当地。

这些地方的税课局,基本收入都不多,小县城可能有几十两,大县城几百两,州府有时超过千两。

睢宁以后复设税课局,收的商税若能达到五百两,甚至一千两以上,至少在许多公费的使用上,就宽松多了。

而在杨河的盘算中,卖地与税课局的收入,三成可用于官员的分红。朝廷命官,官字两个口,意思就是除了嘴巴要捞钱,屁股洞也要捞钱,不喂饱可不行。

又两成用于吏员,衙役,巡捕等年金分红,上头吃肉,下头也得喝点汤,这样他们才有这个动力卖地与征税。

然后卖地与税课局的收入越多,他们的年金也越多,干劲也更大。

最后五成,便是各种公费使用了,如城建,乡饮,养济抚孤,还有以后城内设立的巡捕局,清洁工,养路队等的花费。

在杨河计划中,以后睢宁县“羡余银”的主要收入,便是土地与工商。

在这些地方上打主意,总比在田赋上打主意要好。

整体的分红,也比私人乱捞钱来得好。

高岐凤内心剧烈跳动几下,他知道杨河所言很有可行性,依他知道的,才方大败流贼,已有圩寨富户前来县城,打算置地居住。

以后睢宁太平,越多富户涌入,光光卖地,县衙这边确实能收入不少。

他下意识看了田师爷一眼,却见田师爷对他重重点头。

然后他听田师爷道:“杨大人高见,只是学生也有疑虑,近城之地都划为官地。这些废弃之地,往日也有些居民百姓,他们或死了,或逃荒,或十几村寨并为一集。看太平了,有些人回来,起了争端怎么办?”

杨河微笑道:“这事好办,这些人不多,便是有,便依高皇帝国初手法处置。旧宅地者复业,依丁拨地,原有多少,拨多少。但卖出去的地,只归新业主所有。战乱中抛荒的田地,被他人耕垦成熟,一样为耕垦者产业。旧业主复业,一样依丁拨田,安置余处,承认新业主开发熟地的产权。”

田师爷叹道:“杨大人高见,太祖高皇帝,确实如此解决了纠纷,学生一时倒未想起。”

最后杨河又与高岐凤商议敲定诸事,告辞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高岐凤与田师爷都露出复杂的神情,这年轻人的背影豪迈从容,颇有大鹏展翅,振翅欲飞之势,便如他的所言所策所语,让人惊竦又心动。

相形之下,自己人等却是老迈迟疑,或许,只会一年年逝去,最终遗留尘埃。

这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让人很不好,很不甘,又很无奈。

“唉……”高岐凤最终叹了口气,“纪懋勋有个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