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第一百九十章

这就是程晏很满意妙娘的地方,除了她是他心爱之人外,她做的事情也非常合乎他的心意,事事都是为他着想。

当然,她要是做不好,或者一时想不到,程晏也不会怪她。

自己喜欢的人,怎么样都喜欢。

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些别样火光,这是很难得的,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其实很容易疲倦,或者是看的很倦了,但不知道是不是程晏对她特殊还是如何,只要有功夫,他对自己就很感兴趣。

一阵初歇,妙娘觉得舒坦许多,她用手有一下没一下的划拉着他的胸膛:“唉,你说咱们倦哥儿要寻个什么人啊?”

程晏觉得奇怪:“你不是说让咱们倦哥儿晚些成亲么?最好是中了进士之后再提成亲的事情,怎么现在就提起来了?”

“我还不是因为安文和他媳妇儿的事情闹的,你说那蒋氏配安文,俩人从外边看也算是相配了,哪里知道现在闹成这般?”

在这种盲婚哑嫁的时代,妙娘真的觉得,很容易就娶到怨偶。

不是你们俩男未婚女未嫁,男俊女美,门户相当,那就是天作之合的。

婚姻可不是那么简单,磨合极为重要。

程晏却道:“安文其实有凌云志,若他入官场,怕是个包拯海瑞似的人物,故而从一开始结亲,也许他就不喜蒋氏。但是他可能想着蒋氏有一日会改变,至少会和安廷媳妇一样,但没想到蒋氏则往另一边走了。”

“哦,你如此看好他?你之前不是说他才学不如安廷安玉么?”

“他在藏拙。”

妙娘有些不可置信:“他为何要藏拙呢?”

安文是什么人啊?他在家中非长非幼,不以才学出头,怎么会有出息?

程晏知晓妙娘虽然聪明,但她是局内人,不如他这个局外人看的清楚。

这也是程晏看过好些他的文章才得出的结论,和俩个非常支持程晏变法的小舅子不同,安文更倾向于清议,也就是一开始程晏准备投靠的清议。

用言官科道规范皇帝。

而非是像程晏一样,品德其次,最重要的是以功绩论成败。

二人想法相左,安文恐怕就是知道这一点,故而才不愿意真正在科举上太过于用心,否则到时候,亲戚闹僵了不好看。

尤其是安文小时候是妙娘带大的,他和姐姐感情深厚,更不愿意姐姐夹在中间为难。

所以只是上京在国子监读书。

但自从上京之后,他又发现姐夫所执行新法其实跟他想象中的不同,尤其是这一次贬谪云莲丈夫,没有因为他能干,就不处罚他,这让安文对程晏更加崇拜,当然更改了初衷,就想出仕做官了。

说了一番缘由之后,程晏又道:“他现在对自己的才学不甚自信,故而跟我说过到时候即便外放为一小吏,都愿意为老百姓多做事。”

妙娘忍不住道:“还真没想过原来是这般,他也不肯同我说。”

程晏笑道:“他长大了,许多事情跟你说了,也是让你白担心。再者,他也怕你告诉蒋氏。”

妙娘愕然。

可以想象,如果蒋氏知道安文前途大好,怎么可能会像现在这般?怕是安文前脚做官,她后脚就开始插手地方生意了。

原来如此。

却说妙娘的信到了湖广之后,已经是月余了,程氏接过信来,就生气了。

“我没想到这个蒋氏这么大胆子。”

她晚上又同顾清沅道:“你看看她进京干了多少意想不到的事情,这蒋老爷当初可不是这么说的,还掺和宫里的事情,仗着女婿的名头,到处送钱,妙妙把名单都给我了。”

顾清沅拿着妙娘的信看了半天,也是生气:“她做事之前竟然也不跟安文商量,还言辞振振说什么商人之语,这蒋氏实在是……”

蒋氏之父虽然是商人,但也是儒商,为人很讲义气,也不是蒋氏这种人。

“但和离……”

顾清沅摇头:“不可,现在提和离岂不是打我们顾家的脸,不若以你的名义把她召回来吧。妙娘跟她说了那么久,她现在不仅不听,还愈发放肆。”

书香门第虽然不似那等市井泼妇和儿媳妇吵架,但是对付她们的办法也不少。

婆母病了让你回来侍疾,难道你不肯么?

如此,程氏还派了得力的嬷嬷前去京中。

这俩嬷嬷来的时候,蒋氏正和王昭仪的母亲王夫人用过饭,俩家虽然亲戚关系已经很远了,但是王昭仪在宫里要找个能说的上话的外臣,无疑程晏身份最高,皇上也最信任他,他一句话顶别人十句话。

什么沈皇后谢贵妃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