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吴老太君说出缘由,原来半个月前,皇帝昏迷不醒,宫中由皇帝长子周王把持,他自恃皇帝长子,想趁乱立自己为新君,只是内阁宰辅无一人同意,程家本只对皇上尽忠,即便择储君,也不会选周王,认为他注定会失败。

这周王也是莽,一不做二不休,把程晏还有文宰辅并还有几位次辅的儿子们抓了去,打算逼他们表态。

说到这里吴老太君便道:“家中岂会因小子而苟同周王,但晏哥儿是我最喜欢的孙子,原本过继我家做嗣子,我们当更为看重些,我也不愿意见他没命,故而想起一法。”

昔年仁宗在时曾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要不是罪大恶极之人,如果死刑犯当时没有子嗣,又已经娶妻,狱卒一般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死刑犯的妻子入狱来陪伴他,直到她怀上子嗣,有后代为止。即便这个人没有娶妻子,也允许他的家人为他送一个女子入狱陪伴,为他的家族传宗接代。

周王构陷程晏,称其为死罪,但程晏是程添独子,尚未娶妻,若是以留后为由,不管怎样都能拖一日是一日,同时也可表明程家态度,他们宁愿独子死,也不愿意顺从逆王。

当然吴老太君也向程氏保证:“不过是拖延些时日罢了,周王莽撞之人,必成不了大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罗氏认真打量程氏和妙娘,程氏少见有些慌乱,看似要寻人,那美的浑然不似真人的姑娘却很镇定。

程氏虽然想报恩,但涉及到自己的女儿,她不免道:“二伯母,非是我不愿意,而是我们妙娘才十三岁,她……她是我们俩口子掌珠,也还未许亲,年纪也小,恐怕……”

女儿家名节是大,再说若只要一女子进去陪伴,随意召其她人就是,程家仆从无数,又何必非得要自己的女儿。

此时,罗氏出来道:“若要为着看起来真实些,自当是姻亲重要,八妹妹你放心,妙娘这个女子我十分喜欢,实在是佳媳人选,今日就可以交换庚帖。”

“这……”程氏看向妙娘。

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自己女儿可以嫁到程家来,程晏是什么人?他是宗房嫡子,宗房的老太爷亡故,但余泽都在小孙子身上,听从他致仕前拉着孙子去拜访曾经的故旧,行走官场,能有这样的余泽,很不得了,况且老相爷七十岁才致仕,提拔的人无数,连二房兄弟几人都受他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