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独自生活的第二十一天

许多事,不管姜棠记着的、不记着的,顾见山都写在了信上。

姜棠有时恨信纸太短,想写的事却很长。

看完了信,她把信和上一封放在一起。

在窗前坐了一会儿才去清点宾客送过来的礼物。

原本送到火锅店,但刘大郎先给送过来,堆放在院子里。

姜棠一样一样搬进屋子,对照着礼单细看。

郑氏送的是一对玉镯,姜棠看不出水头成色,但看着光泽莹润,应是贵重物件。安阳郡主送的是一个项圈,上头坠着一块红宝石。

陆锦瑶送的是耳坠子,看着像是贝母做的,上面隐隐有光芒流转,在阳光下看五光十色的。

还有燕茗双,人没来却让丫鬟送了礼物过来。

其余人送的要么是衣服鞋子,要么是小首饰。

陆英她们送的是绣品,都是亲手做的,有袜子也有鞋子,正是姜棠紧缺的。

钱大人几人送的是笔墨之类的东西,不算贵重,但意义非凡。

姜棠是真没想到食客间也卧虎藏龙。以后就以平常心待之,这样都自在。

陆锦瑶还在坐月子,宴几堂离不开人,只有露竹过来了。

南香南雪没有来,这不在一块儿,又没什么联系,以后就慢慢疏远了,姜棠也有心理准备。

宴几堂的丫鬟们都及笄了,陆英眼看就嫁人了,时间过的可真快。

轻点完礼物,姜棠又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好。

她去厨房给自己煮了碗长寿面吃,中午及笄礼,她顾着客人,没怎么吃好。

什么愿望都没有健康长寿实在,能重活一次,摆脱原身的命运,对姜棠来说,已经知足了。

发笄是今日的意外之喜。

姜棠打算再开两天火锅店,然后安心准备过年,她也该置办年货了。

她自己过年多少冷清些,幸好左右邻居都在,周围孩子也多,外面热闹她心里也热闹。

除了年货,还要准备各家的年礼

年礼不像参加宴会,不能随银子,姜棠打算自己做些点心,这样吃着新奇。

再订点木匣子,送出去也好看些。

临近年关,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年礼。

嫁人的姑奶奶,也要等年初回娘家,亲戚朋友之间要走动探亲,热闹也忙碌,初一到初五一连几日都在忙活这些事。

陆锦瑶到时正好出月子,等初三了回平阳侯府一趟,把昭哥儿带回去见见人。

她坐月子不能出门,姜棠的及笄礼也没去成。

等露竹回来,陆锦瑶好好问了问,“可还顺利?去的人多吗?”

露竹是陆锦瑶的陪嫁丫鬟,在她闺中时就跟着参加各种宴会,各家的夫人她都记得。

露竹只知道陆锦瑶让她先去见永宁侯夫人冯氏,然后嘱咐几句话。她以为宾客只有冯氏和郑氏身份贵重,再加起来一个安阳郡主,没想到来了那么多有诰命的夫人。

诰命意味着夫君在在朝中得皇上重用。

虽然世家承爵的郡侯伯他们的娘子也被叫做夫人,但无诰封无品阶,自然不同。

像韩氏,等以后分家了,她虽然是永宁侯夫人,却别想靠顾见风得到诰封。

若是日后陆锦瑶请封诰命,韩氏还低一头。

所以露竹才觉得奇怪,那些人她只是见过,能对得上谁是谁家的,就连陆锦瑶和她们也只是问好却说不上话的关系。

寒门世家,中间隔着一道线,泾渭分明。

露竹说道:“来的还有大理寺寺卿的夫人,户部尚书夫人,还有几位夫人,奴婢记不清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钱大人和郑大人他们也来了。”

陆锦瑶也不解,姜棠一个小娘子,怎么和朝廷官员扯上关系了。

难不成也是顾见山请过来撑场子的。

可是,请冯氏还能说是早就相熟,以长辈的身份为姜棠主持及笄礼。

可请那些文官又作何解释呢。

顾见山可是武将,和文官根本没什么交集。

陆锦瑶实在想不明白,问露竹露竹也不知道。

陆锦瑶想了想道:“兴许是火锅店的食客,这都是没准儿的事儿。左右不是什么坏事,去就去吧。”

陆锦瑶能想到的只有这一个理由,不然还能因为什么,就算出手搭救也不可能一下子救这么多人。

应该是姜棠做了什么利民的事,碰巧被几位大人撞见了,难不成因为滇南的事?

陆锦瑶笑了笑,“这下姜棠的及笄礼总算办的体面盛大些。”

陆锦瑶又问了问及笄的菜式和点心,听露竹说和心中甚慰,“姜棠在侯府学到的东西不少,这出去之后一个人了,都用到了。”

露竹道:“那可不是,您带出来的人,自然是不同的。”

露竹还不知陆锦瑶从哪儿请来的冯氏,她做丫鬟的不能多嘴。

露竹不问,不代表郑氏不会问。

人虽不是她请的,倘若郑氏问起陆锦瑶有办法应付过去。

倘若单单只有冯氏,的确惹人注意,不是还有那么多世家夫人吗。

不过,这次还是太过冒险了。

若是她母亲愿意,陆锦瑶绝对会请她母亲主持姜棠的及笄礼。可陈氏本就不喜欢姜棠,怎么可能过来当主礼人。

就在陆锦瑶想给顾见舟的师娘写帖子时,她收到了长宁侯府的帖子,上面写着冯氏到时会以主礼人的身份参加姜棠的及笄礼。

陆锦瑶当时立刻想到了顾见山。

长宁侯夫人,长宁侯,顾见山,陆锦瑶很轻易就想到了。

当时她愣了好一会儿,然后收拾好心情,重新给长宁侯府递了帖子,连带着姜棠及笄礼的请柬,一同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