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120章

纵然长帝姬万般担心,隔日帝姬府还是迎来了两位宫人,说是太后宣召萧夫人。

长帝姬又气又恼:“我将你留在帝姬府她都能寻到,谁敢说没有半点坏心?”说着便要陪莺莺一同进宫面圣。

莺莺没奈何,只好和她一起进了宫。

太后看见随同进来的是长帝姬后眉头先是一蹙,而后喟然长叹。

长帝姬却无所畏惧,只一脸警惕,一副“你若是有异动我就掳走莺莺”的神情。

太后不斥责长帝姬,而是递过去一本文册:“朝中有宗女自告奋勇愿嫁逻尨枞,已经草拟好诏书了。”

长帝姬警觉接过去,翻翻看看再三确认这是正经诏书,才松了口气,讪讪向太后赔礼:“太后娘娘大人不记小人过,赎孩儿冒犯之罪。”

太后摇摇头:“你也是为着莺莺好。再说了,当年也怪我……”

话没说出口就吞了下去,最后只是苦笑。

原来外祖母是为着当年的事情后悔了?莺莺与长帝姬对视一眼,心里揣测。

倒是嬷嬷看着太后气色不好,忙打岔:“还有一桩喜事呢!”

太后被提醒这才道:“官家适才送诏书过来时告诉哀家,萧照押送粮草有功,又奇兵救了邻县百姓免遭屠戮之苦,等回京便可封为三品了。”

这实在是个好消息,只不过莺莺奇怪,萧照来的信笺并未讲过他出兵的事情,想必是怕她担心有意隐瞒,每次来信只说他安安稳稳在后方运送粮草并无生命危险,不由得好笑。

几人又说了一阵北地的形势这才散去,长帝姬拉着莺莺的手出了太后宫里,莺莺这才往后一退,行了个正式的拜礼:“多谢干娘相助。”长帝姬姐弟当时被太后扶持上位,对方既是名义上的母亲又是实际意义的恩人,不管如何长帝姬都不能对太后无礼,可她还是能为了莺莺安危就将这些都抛至脑后,可见其肝胆。

长帝姬受了她的礼:“哎你这小娘子就见外,倒不像你大咧咧。”

两人说着话路过了御花园侧边的甬道,从甬道那望过去正值春天,御花园后繁花似锦,粉的桃花、白的梨花,正开着满枝热热闹闹,蜜蜂在花间嗡嗡地叫,一派繁荣景象。

两人少不得脚步慢了几步,穿过嫩绿柳条就见前面花园亭子里或站或坐两个人,长帝姬一眼瞧出来:“是静妃。”

静妃跟前还站着三皇子,她穿戴一新正在宫娥的簇拥下赏花,看见长帝姬和莺莺先是一愣,而后若无其事眼睛转到一边去,佯装没有看见她们。

长帝姬一下便来了气,哼了一声:“我们好歹也是三皇子的姑祖母和姑母,也不来拜见,端的是好大的架子!”

莺莺便想起宫里宫外说静妃抖起来的传闻不由得好笑,又觉她目光也甚为短浅了些,连官家的亲姐姐都不愿应付,这是有多目中无人。

不过与她计较倒自降身价,莺莺便安慰长帝姬:“别说旁人,就是我多了人恭维后也觉比从前得意了许多呢。”

长帝姬转怒为笑:“你与旁人不同。”

“您这就是偏心。”莺莺捂嘴笑,两人便没有理会御花园里的插曲,只不过莺莺还是瞥见了三皇子,他不过四五岁的样子,瞧上去面色苍白,又忽然咳嗽起来,惹得一圈宫娥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