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商业化运行秦涛最拿手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5359 字 5个月前

“把秦总请过来,果然是有好处的。”王老笑着说道:“秦总,咱们的载人航天工程,能不能也实现盈利?”

其实,在航天领域里搞竞争是很难的,因为航天本来就是高投入、低回报的。国内的航天工程走出去,也不过就是承接一些国际的卫星发射任务,虽然也能赚钱,但是绝对比不上投入。

“当然了。”秦涛说道:“你们每次只上去两个宇航员,第三个座位卖出去,这样保准能赚钱,这个世界上期待着飞上天的亿万富翁还是不少的。”

众人有些哑然,这个秦总,也太异想天开了吧?载人航天是多么严肃的工程,居然要搞成太空旅游?

秦涛笑了笑,他这的确是个玩笑,最开始的时候,载人航天工程很艰难,也很危险,船票估计很难卖出去,毕竟和成熟的联盟号宇宙飞船不一样啊。

“等到我们的飞船发展成熟了,我们星舰上一半的座位都能卖出去。”秦涛说道:“这样我们每次发射都能赚一笔钱,再加上我们的火箭是可重复使用的,星舰公司一定也能为我们集团实现盈利。”

“可重复使用?”

“没错,火箭和飞船的发展方向,必然都是可重复使用,这样才能节省大笔的资金。”秦涛说道:“我们要登陆火星,就得发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装备。”

“那和航天飞机有什么区别?”在场有人开口问道。

在一般的印象里,火箭都是一次性的,航天飞机是能重复使用的,现在,秦涛要说火箭和飞船都能重复使用,那不就是航天飞机吗?要知道,航天飞机可远远没有达到重复使用的次数。

“当然有区别了,航天飞机需要跑道降落,宇宙飞船是降落伞降落,如果是飞往其他的星球,我们的火箭还能直接垂直降落到上面,然后重新起飞。”

火箭垂直降落!

大家伙都感觉到秦涛在说科幻世界。

“说起重复使用来,老毛子的暴风雪号,比美国人的航天飞机更合适啊。”王老说道:“可惜,红色帝国崩塌,老毛子的航天飞机就彻底的被废弃了。”

美国人首先提出来了航天飞机的概念,而且前前后后造了五架。老毛子当然也不甘落后,同样造出来了类似的航天飞机。

两者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发动机。

美国的主发动机在航天飞机上,外面挂的那个大圆桶是燃料箱,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发动机能重复使用,降低成本,老毛子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是挂在能源号火箭上的,航天飞机只有小型的姿态调整发动机。

后世的评论家一致认为,老毛子的这种设计方案更加优秀,它会大大地降低事故率,美国的航天飞机屡屡出事,甚至导致了最终的退役,就充分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不可靠。

“是啊,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是真不错,是老毛子航天时代的杰作,可惜,要是红色帝国没有崩塌,那这种航天飞机一定会成为老毛子主力的进入太空的手段的。”

谁说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上百吨没有用?暴风雪号的起飞重量就是105吨,返回时候的重量也高达82吨!这意味着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也可以发射重型卫星,在轨道上还能把其他国家的卫星捕捉下来,然后带回去自己用!

当年在登月竞赛中,老毛子因为没有合适的火箭而只能含恨退场,而到了八十年代,随着能源号火箭的研发成功,老毛子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甚至在理论上,能源号还能将270吨的载荷送上低轨道,将32吨的载荷送上月球,将27吨的载荷送上火星。

可惜,随着红色帝国的崩塌,世界已经不需要这种推力强劲的运载火箭了,整个能源号火箭就这样无疾而终了,能源号火箭的一个助推器,就可以成为天顶星号火箭,足以说明这种能源号火箭的强悍能力了。

此时,听到了暴风雪号和能源号的事情,秦涛也是有些感慨,他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后世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那倒塌的厂房,曾经飞上天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就因为厂房的倒塌而彻底被砸毁,一个时代也彻底终结。

“在红色帝国时代,一共建造了两架暴风雪号。”说起这些来,王老是滔滔不绝,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其中编号为101的,命名为暴风雪号,是老毛子唯一一架进行过自动驾驶模式下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第二架的项目编号是102,被命名为小鸟,原计划用于实施第二次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太空飞行并与和平号空间站实施对接,可惜一次飞行都没有经历过,后面还有几架,直接拆解掉了。”

“要是咱们能弄回来一架就好了。”王老感慨地说道。

秦涛点头:“是啊,如果弄回来送进博物馆里,还真是不错。等到以后有机会吧。”

历史已经证明了航天飞机的鸡肋,老毛子的航天飞机虽然设计更完美,但是照样也被淘汰了,新一代的载人航天用的都是宇宙飞船,所以,秦涛压根就没看上老毛子的航天飞机。

不过,如果要是弄回来当展品,倒是不错,要说完全彷制,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一百多吨的大家伙,就连星舰公司的火箭也无法将它发射上天啊。

“秦总,说了半天了,您倒是过来坐啊!”吴老继续打招呼:“咱们的会议也得正式开始了。”

“还是算了吧,我和小玲坐一起。”秦涛说着,大大方方地坐在了赵玲的旁边。

赵玲的脸上有些红晕,而秦涛则是很坦然。

会议继续进行。

“今年,我们下属的华亭航天研究院研制的红旗-16导弹,成功地进行了高原测试,这意味着我们的高原守军又多了一款防空武器,这款导弹的研发人员立了大功,接下来的奖励,是颁发给红旗-16的研发团队的,请赵玲同志上来领奖!”

秦涛立刻鼓起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