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漕运舞弊大案

永乐大案 寂海沉舟 1163 字 3个月前

“是。”王朗瑞称是,“大人,那王清源将济民丝绸行所有织机账目毁去,所有银两也一概充公,草民喊冤,相识之人害怕,不敢相助,只能一路乞讨而来......”

汤宗起身,唤来汤福,让他拿来二十两银子,给了王朗瑞,“王朗瑞,你应当已经知道了,现在王清源已经潜逃,皇上也已经下旨缉拿,你这仇也算是报了,你做了这么久的丝绸生意,再找一个东家也是不难。”

王朗瑞惊讶,“可是大人,那草民东家的冤屈......”

汤宗叹口气,“杭州府的案子牵扯两个多月前的奉天殿刺驾案,你的东家和周洪宗做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勾当,哪怕你喊冤到皇上那里,也是告不了冤,那些银子家当也别想再拿回来。”

“这......”王朗瑞闻言一滞,眼神慢慢昏暗下来。

汤宗又道,“这件事本官已经知道了,但本官也要告诉你,此事从现在起,就烂在你的肚子里,谁也不能再说,否则,后果难料。”

“大人......这......是。”最终,王朗瑞拿着汤宗的二十两银子一瘸一拐离开了。

书房里,汤宗拿着捐布,看了一遍又一遍,这的确是周洪宗亲笔所书,而且也随着王朗瑞的到来,弥补了奉天殿刺驾案真相的最后疑点。

可这却给汤宗抛来了难题,如实禀告,这桩漕运舞弊大案将会掀起轩然大波,影响深远,如果不禀告,却有违他为官的底线。

老实说,在奉天殿刺驾一案上,他也有一些隐瞒,包括陈瑛的那封要命秘信,纪纲抓到薛明的真正原因,但这些总归不影响最终的真相,是属于能引发案子更加复杂的细枝末节。

但这桩漕运舞弊大案明显不是如此,也许它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周洪宗,他可以以此挣银子,为自己日后的升迁铺路,间接着少了对普通穷苦百姓的盘剥,维护住自己民间的名声,但却不是人人都是周洪宗,朝堂上可是不缺贪无止境的官员。

公器私用,损害的将是整个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