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广的立场

永乐大案 寂海沉舟 1154 字 2022-11-08

汤宗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朱棣,才继续道,“皇上,恕臣斗胆,倘若奉天殿刺驾之事得逞,那么接下来就是太子登基,如何用得着准备漕粮辎重,一副要造反的架势?所以臣认为,刺驾案一定不是为了太子登基,但汉王遇刺之后,群臣却将耿通与耿璇、周洪宗联系了起来,矛头直接指向了太子,这个说法臣觉得就有些牵强了。”

他这话又接着解释案情,点名奉天殿刺驾案与汉王遇刺一事根本没有关系,都将其算在太子头上不合道理,同时,也在朱棣面前摆明了自己的立场。

朱棣闻言想了想,没有表态,转头看向胡广,“胡广,你怎么看?”

胡广躬身,“皇上,汤大人的这番说辞臣认为有待商榷,他说奉天殿刺驾案不是周洪宗所为,是因为周洪宗死在了证据暴露之前?汤大人断案如神,在第二次去往杭州府之前,就早已感觉到江南运河案是和奉天殿刺驾案有关联的,那江南运河案真相大白,奉天殿刺驾案也会跟着真相大白,围攻馆驿,只不过是周洪宗隐瞒刺驾案最后的挣扎,他的自杀臣认为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他无论死在证据暴露之前或者之后,都算不得问题,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他说到这里,瞥眼看了汤宗一眼,继续道,“汤大人方才又说周洪宗与耿璇图谋助太子登基,没有准备漕粮辎重的必要,恕臣斗胆,汉王在朝中武将之中颇具威信,汉王自然是没有什么叵测之心,但耿通、周洪宗等人防一手,臣觉得也是说的过去的。”

他抬头看着朱棣,最后道,“皇上,无论奉天殿刺驾的案子是不是周洪宗与耿璇所为,又与汉王遇刺案有没有关系,汤大人方才说的这两个理由臣认为都是站不住脚的。”

胡广这话既没有明确肯定奉天殿刺驾案就是周洪宗和耿璇所为,因为他不曾参与查案,说出来也没有根据,也没有明确说刺驾案就一定与汉王遇刺案有关,因为这涉及到汉王和太子,他只是反驳汤宗的两个说辞。

但这用心可谓险恶,首先否定汤宗对周洪宗与耿璇非凶手的猜测,那就是说汤宗不立刻上疏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他更大的可能还是试图隐瞒事实,害怕牵连到前朝旧臣,与纪纲昨夜面圣所言一致。

再次,说周洪宗和耿通有准备辎重军械的必要,就是说不能排除耿通奉太子之命刺杀汉王的可能,汤宗如此说只是为了力保太子。

其实胡广身为内阁首辅,文臣彪炳,熟读经典,深知嫡子立长不立幼的法统,而且他本人还是前朝旧臣,所有种种,他都本应与汤宗杨士奇等人同一战线,但却反过来与汤宗处处为难,还是因为他翻脸比翻书快的秉性,他心里的那杆秤上面装着的,从来不是是与非、曲与直,而是他自己的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