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 55 章

十一月中旬,温度骤降,早晚温差尤其大,走在室外,已经凉得必须要穿两件衣服了。

夏装彻底退出市场,西装外套和毛呢大衣等秋冬装开始售卖,拉人头活动仍在继续,九折活动结束了。

按说赚了一波快钱,大伙儿应该开心来着。

可整个白云街的市场,除了徐海州家,其他商贩们全都唉声叹气。

有些甚至不是卖服装的,但因为学了徐海州那一套“人头营销法”,最后走上了膨胀的囤货道路,现金全搭进去了,结果现在市场饱和,卖不出去的一大堆货物只能塞家里。

这年头,出来做生意的能是什么有钱人家?住的不是大杂院就是筒子楼,拢共就那么点空间,一大批货想要往家里塞,那可真是再没有下脚的地方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

新货到,旧货收起来,乔露把店内服装陈设重新搭配了一遍。

这回两个男人长了记性,没买垃圾盲货,一到特区直接往呢子大衣批发处冲,一个人抢了二十件,总共四十件,加上之前两个月进的十件,还有一些毛呢料子……基本上一整个秋冬都不用再愁进货的事儿。

呢子大衣当然要放在最显眼的中间墙面,左侧放棉大衣和各种外套,右侧放棉裤和秋装裤,下面的衣架挂包包,挂“特惠品”,也就是夏季没卖完的衣服,昂贵的八折出售,便宜的买一送一,不可搭配其他活动。

别看这会儿还是八十年代,实际上服装市场的更迭并不那么缓慢,每一年基本上都会出现“爆款”,爆款一出,去年的款式就不那么好卖了,所以,有能力的话,最好趁夏季来临前把夏装清仓处理了,来年就不必为库存发愁。

乔露特意买了水彩笔,裁剪了四块圆形硬板纸,一只大约成年人手掌大小,纸张是白色的,边缘涂上明亮的一圈黄边,用作醒目作用。

中间用大红色写上:“冬季大清仓”,“买一送一”,“夏装八折”……

甭管识不识字,只要来店里,第一眼瞧见的一定是这几块明晃晃的卡片。

看见这新鲜玩意儿你总要来问一问吧?好家伙,这一问直接就掉进“陷阱”里了。

徐海州和李红军两张巧嘴会极力向你讲解活动内容,给你灌输买了就能占多少便宜的观念,一来二去,你脑海里稍显怀疑的念头,逐渐被两位瓦解。

一茬又一茬的营销方式,刺激着消费者的大脑,原本慢慢沉寂下来的偏僻小店,忽然以同样的方式“崛起”。

潜移默化间,人流量逐渐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能量,缓缓汇聚。

现在经常来白云街购物的人都知道,尽头偏僻处有一家质量很好的女装店,还有试衣间可以试衣服,不喜欢就不买,老板不会强求。而且你就算只买一件一块钱的背心,也送小发卡!

更不用说最近又推出什么“人头满减”“八折促销”“买一送一”等活动……

于是口口相传,不花广告费的广告越打越响。

有时候很多顾客前来白云街,居然只是为了到徐海州的摊子薅羊毛!

好家伙,消费者心理拿捏地死死的。

趁热打铁,紧跟着,乔露早晚赶工,一个星期内做了三件毛呢大衣,跟之前手工做的不一样,之前的是卡其色,这次徐海州带回来的是枣红色!

想想,红色,多么喜庆的颜色,再过一周就到十二月,再过两个月就到春节,红色该有多畅销这就不用说了吧?

衣服制作用了心,版型上做了与其他呢大衣略显小差别的设计。

她跑了整整五个市场才买回来金属纽扣,十分细致,高雅。

因为黎安人身高普遍偏矮小苗条,一半的料子用来做长款,一半做长及膝盖上两公分的短款,高个矮个都能驾驭的尺码。

裙摆设为外扩的版型,上紧下松,就能显得肩膀不是那么宽。领子做最百搭的西装式大翻领,大线条利落干脆。袖口处也做了翻转处理,缝上纽扣,手短的可以把袖口翻一截用纽扣扣上,实用性兼具美观性。

因为布料有些贵,乔露没交给外人,以免过多报废,全程由自己操手。

所有布料用完,全部制成大衣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做出了八件喜庆版的毛呢大衣。

衣服刚做好,乔露自留了一件长款,剩余两件先拿到店里试试水。

没想到啊,上架第一天就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乔露给大衣取名为“新年战衣”,用醒目的红色大字写在小卡片上,贴在衣服领口,黄配红,想不注意都难。

两个男人起先没搞懂为什么要叫“新年战衣”,乔露说给衣服贴一张标签,听起来会更有让人购买的欲望。

大家看见这四个字首先会感到好奇,然后就会问一嘴,这就达到了乔露的目的。

再让徐海州和李红军给他们介绍‘新年战衣’的寓意。

大伙儿一听这衣裳蕴含的寓意竟然挺喜庆挺吉利,就是没有买新衣服打算的人,也不经想:要不要给自己买一件?/要不要给妈妈/老婆/女儿/买一件?

再听说大衣是手工独家定制款,全黎安限量出售,库存只有七八件时,免不得动心。

营销的目的达到后,关于“新年战衣”的话题度居高不下,徐海州的小摊铺造成了“空前”的热闹。

别说小姑娘,就是大姐大妈也被这鲜艳的颜色吸引。

“这衣服颜色真好呀,过年穿喜庆。”边说,摩挲着布料,爱不释手:“老板,多少钱?”

徐海州微微一笑,缓缓道出:“八十八。”

吓得大姐赶紧放下手:“哎哟,啥,你别不是在逗我吧!你这是金子还是银子做的衣服啊!”

八十八!两个月工资!

徐海州的表情始终淡定,嗓音波澜不惊,嘴角扬起温柔的弧度:“您摸摸,这是正宗的羊毛大呢,高档货。我敢保证,整个黎安除了我家,您绝对找不出一模一样的款式。”

纯手工打造,除非盗版,要不然绝对找不出来同款。

且这料子难得,盗版成本高,再怎么盗也不可能像布包一样泛滥,更不可能一比一复制。

徐海州对自家老婆的手艺还是很有信心的。

“对了,姐,要是早个两三年,您想买大衣还买不着呢。”他故意说得神秘兮兮。

“为啥?”大姐不懂,好奇问道。

徐海州笑道,娓娓解释:“这大衣原本只有港市才有,这不是开放了吗,最近一阵子才从港市进了大陆。您想想,港市才有的衣裳,能便宜吗?”

呀,想来还真是哈。港市,那样遥不可及的地方,听说一件衣服卖几百块钱的都有,八十八……如此一想,还便宜了?

“你这儿的大衣全是八十八?”虽然有港市光环在,大姐仍觉得肉疼,可又喜欢地紧。

她压根没想过买这么贵的衣裳,回去不得被骂死啊。

“不是,您看看这两款。”取了衣杆,徐海州又给她拿了一件黑色和深咖色的大衣:“这两个款式都是五十八一件,还有这款卡其色,这个也是定制款,六十八。您要是觉得红色的贵,可以试试这些。”

红色大衣之所以比其他贵,其一是因为料子好,成本高,其二是因为人家叫“新年战衣”,那贵出来的价格,就是名字所蕴含的价值。

想想,新年战衣,穿出去多有派头?

有了‘新年战衣’在前,再来看这俩货色,大姐满眼嫌弃:“这俩颜色不好,不够喜庆。而且感觉料子摸着也没红色的舒服。”

徐海州笑:“那肯定,这两件是单面呢,手感比较粗糙,新年战衣是双面羊毛呢的,质量都不一样。”

“逢年过节,结婚、满月宴,什么喜庆的场合都能穿,出门走亲戚多风光。”徐海州现在夸起人来一点不手软,信手拈来了。

是啊,不仅春节可以穿,结婚穿更显得风光。

想起自家女儿正月里要办喜宴,这大衣穿上得多有派头?家里双职工,女儿和女婿也是双职工,四个人都在国营工厂上班,还负担不起一件“新年战衣”?

想着,大姐动摇了:“裙子是挺风光,钱包可就不风光了……”

徐海州不急不缓:“您看我这里,新年战衣总共就拿了两条,而且就这俩码数,现在连库存都没有了,您要是喜欢就试试,不喜欢再看看别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