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滑板速降第一场资格赛

第八十章

整个换上速滑服的过程,都是整理自己的过程,再度从更衣室里出来的杭峰冷峻的就像一名黑骑士。

黑色的皮质衣服裹着他颀长的身体,白色的纹路起到了身形修饰的作用,他夹着安全头盔走到简的面前,眼神凝聚有力,散乱的思绪被他统统剪断。

简并不知道杭峰的纠结,他被人认出来,正在拒绝合照的请求,只是在对方红色速降服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看见杭峰过来,他露出笑容:“这样的天穿速降服真是太受罪了,但愿你比赛结束这衣服不会太臭。”

为了避免选手受伤出现意外,速降服是全身包裹,采用耐磨的混合型材质的布料制作,可以非常好地保护选手的安全,但透气性就一言难尽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还要单独建一个休息室的原因。

没有空调,这样的衣服一分钟都穿不了。

而职业的滑板速降选手,每天却要穿着这样的衣服进行训练,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

杭峰苦笑,休息室里的空调已经开到最低,他还是觉得热,只能将拉到脖颈的拉链又拉下来,露出了大片的胸口。

他这样做已经算是非常含蓄了,这里很多的选手则是干脆就不穿上衣,打着赤膊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即便这样还是有人热到站在通风口处散热。

而少数的女性选手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风景,也会将自己的上衣脱下,露出穿着抹胸的上半身,并且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凯琳和康斯坦丁等摄制团队一直活跃在房间里采集镜头,此刻康斯坦丁正和一个腰上挂着半截衣服,穿着深灰色抹胸的金发女性走过来。

他们的目标显然是简。

“简!”金发女性上来就给了简一个热情的拥抱,“他们说你在这里,这两天我一直找你,没想到你真的在华国。”

“爱莎,你又变漂亮了。”简这样赞美着,在杭峰的眼里莫名的就有种渣味。

“爱莎女王”来了,她显然和简认识,而且从谈话里知道,爱莎不止一次参加过简举办的聚会。

能够和这样的大明星,同时还是大赛裁判的简接触,对于很多选手,无论男性和女性,都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资源。

所以很快,爱莎的高调吸引了更多的目光移过来,简的身边人越来越多。

杭峰默默地移开,走到了一个角落里,开始习惯的赛前准备。

由始至终,没有人打扰杭峰。

简在有意地维护杭峰的安静,每当有人提及他来到这里的理由,以及他正在带的华国小孩儿,简都会将话题移开,如果还有人坚持要说,他就会直接警告,不要打扰他,他在准备比赛,我在这里还不够吗?

简是大明星,耀眼的光环让他在哪里都备受瞩目,但他依旧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杭峰。

杭峰偶尔停下来的时候看见这一幕,都会觉得有种被守护着的感觉。

所以简“open”的对象里有男性又有什么关系,自己是简的学生,被他当成孩子一样在保护着,就像父亲似的。

所以……如果简老了还是单身一个,自己就帮他养老吧。

这个念头的出现让杭峰觉得不可思议又好笑,但却被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那里摆放着对父母的孺慕之情,对哥姐的同胞之情,对简的恩情。

以及,对唐隽的那份不知何时扎根的保护欲。

……

华国时间的九点整,“20xx年,x-games华国玉屏山滑板速降巡回赛”正式开始。

今天的比赛是资格赛。

一共56名来自各国的优秀滑板速降选手,会以五人一组的方式进行两场资格赛。

以时间最短的那轮成绩计入排名,最后入选36名选手,进入正式的比赛。

杭峰的名字早就出现在大屏幕上,他在第三组,阿强和蒲老师分别在第七组和第八组。

杭峰的小组里没有特别强的选手。

或许有,但他不认识。

华国的滑板速降才开始,不但技术和运动员水平落后,就连信息都不太全面,以杭峰自己的见识,能够说出名字的只有爱莎、约翰和威尔逊,这三名来自欧洲,并且都曾经拿下过滑板速降巡回赛冠军的选手。

还是简告诉他的。

在简的眼里,巡回赛连冠军都拿不到的选手就是“渣渣”,到了总决赛就是典型的炮灰,所以杭峰只需要记住那些冠军选手。

“如果出发的时候他们抢在了前面,就跟着他们,有人帮你对抗风阻不是更好?”

“哦,不不不,你不要想着超到前面了,这可是世界级的巡回赛,你的对手出乎你想象地强,你和他们比过一场就知道了,你以为的优势通通不在。你在国内获得冠军那一场比赛的记忆,现在可以忘记了。”

“你们的距离会很近,每一个人都在你的身边,滚轮的嘈杂声会一直在你耳边,压迫感非常的强,可能一不注意你就落在了后面。”

“这样的赛场,一点点的失误都不可以有。”

简很早前就把经验传递给了他,答应林锐佳的学习请求,也是为了给杭峰找一个能够和他旗鼓相当、至少在某一个时间段能够对他形成压力的对手,让他感受滑板速降高级赛场的竞争力。

可惜林锐佳不争气,除了一开始出发和杭峰争了一下,后面就被甩的连影子都看不见。林锐佳的强项毕竟不是速降类的运动,他对速度的阈值是正常人的水平,一旦速度太快就会感觉到恐惧。

杭峰则是恨不得越快越好,能飞起来更好。

“打遍国内无敌手”的杭峰,换个角度来说,就是缺乏滑板速降的竞争经验,这让简很担心。

比赛正式开始,小组集合后,简也顺利脱身,并且第一时间来到了杭峰的面前。

他说:“这只是资格赛,放松下来,就像你参加的野雪赛一样,对手固然对你有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发挥。”

杭峰点头。

深呼吸。

他相信以自己的比赛经验可以处理,不过是资格赛而已,他的目标可是巡回赛的冠军,怎么能连资格赛都进不了。

杭峰在和简交谈,没有注意到有很多的目光落在他们的身上。

尤其是同组的选手,这些大部分来自亚洲国家的选手警惕地看着杭峰,俨然已经将他视为这个小组里最强的那一个。

比赛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遍布在赛道上的摄像机,在电视屏幕上被切割成了十个镜头,其中最大的一个画面来自于无人机的拍摄。

现场看比赛肯定无法做到电视机前的流畅衔接,观众需要自己去找到想要看见的镜头,也算是一种乐趣吧。

最大的主画面正从高空俯览,拍下从龙门出发的五名选手,激情冲刺上板的一幕。

队形也在短短时间就从一横排的出发,变成了拥挤抢道。

竞争感非常明显。

杭峰只是看这一眼,就看见了在第一个弯道前,就有两个选手几乎被抢道的选手别停,抢到前面的人呼啸而下,落在后面的人只能重新整理,速度骤然慢下,落在后面。

但领先只是暂时,很快在第三个弯道,领先的选手就因为控制问题,摔倒在地,甚至横滑出三五米,一头撞在安全带的防护网上。

后面的选手追了上来,从他身边超过,他坐在地上沮丧地取下头盔。

其中一个镜头固定在他的身上,但其他的选手却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的镜头里,他们追逐疾驰,犹如从高山上坠落。

刹车是不存在的。

慢一点,就代表输。

杭峰看的移不开眼睛。

他当然不是第一次看滑板速降的视频,但这条速降道确实是他唯一滑过的熟悉的赛道,他知道哪里很难,哪里要小心,如今看着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选手挑战这条速降道,代入感非常地强烈。

他甚至清楚的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才摔倒。

第一名选手抵达终点,直起身子挥舞手臂为自己庆祝。

在他身后是一个接一个停下的人,每一个都咬的很紧,水平差距并不大,时间差距也就三五秒。

但这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却足以让人或者更上一层,或者就此回家。

“多少时间?”蒲老师就在杭峰身边看了全程,继而好奇地看了一圈,找到显示时间的屏幕。

很多人正在往那边走去,也是挂在墙上的电视,但画面小了很多,大概只有70英寸,蓝色屏幕的底子,显示出整齐的格子,有人名在格子上浮现。

“4分58秒。”蒲老师走过去,又匆匆走回来,“第一名是4分58秒,第二名也进了五分钟,剩下的都是五分多钟。杭峰你的最好成绩是多少?4分52对吗?”

蒲老师说完,做出放心的表情:“那没问题了,你进决赛一点压力都没有。”

不过还是担心地提醒了一句:“这比赛可和咱们国内比不一样,你看他们一出发就抢的厉害,只要抓住机会就超你,你一定要小心,别让人撞上了。”

杭峰点头,听着有点儿耳熟。

想了想才想起来,当初来参加滑板速降赛的时候,好像身边就有很多人在提醒自己出发的时候要小心。

显然滑板速降这项运动的竞争性真的很大。

杭峰没能多说,广播里就响起了他的名字。

这是华语和英语双语播报:“请11号选手哈利、12号选手原田丁次、13号选手杭峰……”

第一组比完,第二组已经就位,第三组就要集合,前往参加比赛。

大赛组已经足够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选手的状态,尽量让选手临近比赛才出门,但是当杭峰离开冷气充足的房间,走到户外的时候,还是有一种热到窒息的感觉。

不仅仅是他,几乎所有的同组选手,表情都显得很痛苦。

太阳很大。

在这样的大山顶上竟然没有什么风,微风都是热的,像是走进了烤炉。

身体被不透气的速降服紧紧地裹着,手里还抱着一个塞满了厚厚纤维塑料的头盔,和骑行的头盔不一样,滑板速降是世界十大极限运动之一,危险系数非常地高,所以头盔必须佩戴全包围款。

杭峰练滑雪,在u型池已经戴惯了安全头盔,但显然这样的夏季戴头盔,再让他戴一百年都不会习惯。

在抵达赛道出发点着短短的路程,身体被衣服裹着的地方就已经憋闷发热,额头有细小的汗珠溢出。

实在不想将头盔戴着头上。

他们从观众席走过,面对为自己加油鼓掌的亲友,有同组的选手甚至骂着:“该死的,真是太热了!华国的天气真糟糕!”

杭峰有点儿生气。

再热也是他的祖国,感觉还好啊,滑起来有风就不会热了好不好!

再说选在7月份比赛,也是因为华国的赛季都在寒暑假开启,和国外还有春假,滑板比赛会安排在四月份不同,这个月份的华国当然很热。

看了这个选手一眼,是贴着11号号码牌的澳洲选手哈利,这个季节的澳洲应该是在冬天,看来这个从另一个大陆飞过来的运动员并没有很好适应当地的环境。

杭峰淡着脸,任由汗水在衣服里流淌,走在人群的中间,就要从观众席穿过的时候,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

“杭峰!”

“杭峰加油!”

作为东道主选手,加油的声音自然很大,杭峰顺着声音看过去,有些是之前比赛的对手,有些是从未见过的陌生人。

东哥站在场内,穿着工作人员的衣服,他的声音最大,大声地喊着:“杭峰加油!”

在他身后,陈虹女士和唐隽就坐在观众席上,对着他大力挥手,唐隽拿着照相机“咔咔”地拍个不停,继而将相机放下,露出带着笑的脸,用目光鼓励他。

现场的气氛清楚地告诉了大家杭峰的身份,就连一些纯粹只是也来凑热闹的观众也认出了杭峰。

“看见了吗?那个穿黑白衣服的就是我们的选手。”

“知道,就是那个,是华国选手,大家都在给他加油,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这脸我记得!路上的展牌有个穿红色大裤衩子的华国选手,就是他吧?”

杭峰:“……”

选手被观众“夹道欢迎”,在掌声和祝福声中,走过长长的通道,最终抵达出发点的龙门。

就像上一次国内的比赛,这里由钢架架起了一个巨大的门,印有红牛赞助的“x-games滑板速降赛”的logo。

这次的主色调是黑底白字,艺术设计的“x-games”的logo有种赛博朋克的后现代感,醒目地横在选手的头顶上方。

杭峰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占据更好赛道这件事,但在他的意识里,这个过程应该是平静的,带着礼仪和谦让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占位。

但他还是低估了滑板速降这项运动的血性。

前辈们没有在吓唬他,只不过国内确实太温和了,到了国际赛场上,选手们都毫不遮掩地释放了自己的血性。

杭峰先是被澳洲选手哈利撞了一下左边肩膀,接着又被岛国的原田丁次撞了右边肩膀,等他将摇摆的身体稳定下来,更靠近第一个弯道内弯的前三个位置已经抢完了。

要不是杭峰已经走到了出发点前面,估计就连脚下的这个位置都不保。

他左边唯一剩下的选手,还在寻摸观察,那眼神就像在说: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挤进去。

杭峰:“……”

就像大部分具有竞争性的极限运动,在进入决赛后,成绩更好的选手具有赛道的优先选择权。

可是在资格赛里,没有成绩区别的选手们,想要获得更好的赛道,争取那可能一秒的优势,除了争抢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杭峰知道自己又学到了一样。

没关系,哪里出发都可以。

将近五分钟的赛道,是一个相对悠长的竞争过程,其实一开始就争的你死我活,并没有什么好处。

真正的优秀运动员应该如同一个狩猎者,长久耐心地蛰伏,等待必要的一击必杀。

不过下次再有机会,这一秒钟的优势他也会竞争不放。

站在四号道上,杭峰戴上了头盔,整个头部被护住,包括耳朵,吵杂的声音瞬间降低了大半,世界安静了下来。

热还是热,或者说因为比赛即将开始的原因,更加的热了。

但这是作为一名滑板速降运动员应该承受的部分,静下心来等待,让自己适应这份热度。

随后,再一次检查了自己的护掌和护膝上的铁片,这很重要。

争抢赛道的竞争状态只是这场比赛的开始,在比赛过程里随时有可能会发生危险,保护好自己才能够继续比赛。

但护掌和护膝都检查确认之后,杭峰的右脚踩在了滑板上,当他发现自己左边的选手是左脚踩在滑板上后,特别地留了一下心。

出发时,要是被对方的脚绊倒,还真就得不偿失。

总之,比赛一开始并不是很顺畅,很多小细节都显得特别别扭。

归根结底还是他对这个级别的赛场很不熟悉,就像他右边的三个人,显然算是认识,正在交谈,这让他们显得很放松。

终于。

裁判吹响了哨子。

这位出发点裁判是“x-games”的专业裁判,又高又壮挺着个大肚子,身上穿着舒服的棉质短袖短裤,脖子上挂着工作牌。

就算这样,他也热的满头冒汗,脸颊被热的浮出一团红晕,t恤的上半截都被汗水打湿成了更深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