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晋阳:……这说的都是一个人?

却见那温热气息凑近而来,带着说不出的亲昵之意。

少女缓缓闭上眼眸,那张肖似甄晴的脸蛋儿上,白腻肌肤隐隐泛起桃红红晕,明艳不可方物。

哪怕早已与他有了夫妻之实,但他每次被亲昵之时,仍有几许面红耳赤。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既俊美无俦,又允文允武的人。

贾珩温声道:“兰妹妹,这些天想我了没有?”

甄兰柳眉弯弯,那双粲然明眸雾气润生,桃红粉唇泛着莹润水光,轻轻整理着衣襟,道:“日日思君不见君,共依长江水”

毕竟是饱读诗书,出身金陵名门的大家闺秀,言谈举止之间都是出口成章,华辞清音。

贾珩握着少女的素手,说道:“我在打仗时候也时常惦念兰妹妹。”

甄兰闻言,芳心欣喜莫名,声音中难免萦起几许雀跃,说道:“真的吗?”

贾珩轻轻拉过甄兰的素手,依稀想起当初少女曾与方家一刀两断的果决英姿,道:“兰妹妹为何觉得不是真的?”

甄兰闻听此言,脸颊羞红彤彤,声音娇俏中带着几许不敢流露的幽怨,说道:“珩大哥最喜欢的是宝姐姐和林妹妹,想来对我和妹妹不怎么在意一些,也是有的。”

这从回来以后,每次都是先去探望钗黛两人也能看出来。

她和妹妹终究是后来的,感情比不上相识于微末的钗黛两人。

贾珩讶异说道:“谁说的?”

甄兰俏丽玉颜蒙起一层怅然,抿了抿莹润粉唇,柔声道:“没有人给我说,我就是这么觉得。”

贾珩道:“倒也不是,都是一视同仁的,这不是刚刚出了赐婚的事儿。”

甄兰轻轻“嗯”了一声,抬起脸蛋儿看向那少年。

他能这么说,她已经不敢再奢求其他。

那张瓜子脸蛋儿几近明媚如霞,明澈如玉的清眸恍若金陵城外的玄武湖,水波盈盈而溢,荡漾起片片柳叶。

贾珩拥着甄兰,凑近而去,亲昵着。

两人耳鬓厮磨了一会儿,贾珩凝眸看向那少女,低声说道:“兰妹妹,溪儿妹妹这几天还好吧?”

“她还好。”甄兰柔声说了一句,似乎不愿多提及自家那个“憨憨”妹妹。

两人说着话,廊檐下似是传来晴雯的清脆声音,道:“公子,郡主有事儿请你过去。”

贾珩放下甄兰的素手,起得身来,道:“兰妹妹,今个儿还要去一趟长公主府上。”

“那珩大哥晚上还回来吗?”甄兰清丽玉颜之上,不由蒙起淡淡怅然之色,柔声问道。

她也有些想他了,这也算小别胜新婚了吧。

贾珩道:“明天晚上可能回来,咱们初二去甄家走亲戚。”

除夕夜,他需得陪陪晋阳母子,这一年聚少离多,当然也是事出有因,南征北战,幸在明年的事儿也就少了。

离了厢房,看向廊檐之下,一身葱绫棉裙,上身着枣红色比甲,嘴唇噘的能挂起醋瓶子的少女,贾珩不由心头一阵好笑,问道:“晴雯,这是怎么了?”

自回来以后,因为太忙,就不怎么寻晴雯说话了,或者说,当身边儿的人渐渐多了以后,对晴雯的确是顾及不上了。

晴雯那肖似黛玉一二分的眉眼现出几许嗔怪,说道:“没什么,就是这天越来越冷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贾珩:“……”

好吧,还是那个味儿。

贾珩近前,轻轻拉过少女的素手,笑问道:“吃早饭了没?”

“还没。”晴雯有些赌气撅了噘嘴,转过身去道。

贾珩挽着少女的纤纤柔荑,说道:“等会儿,咱们一块儿吃点,走吧,随我一同过去厅堂。”

此刻,后宅厅堂之中,棉布帘子垂挂,隔绝着腊月寒冬的刺骨寒风。

清河郡主李婵月已经早早起来,与也已起床的黛玉正在说话,黛玉正在问着杭州府的事儿。

听到外间丫鬟来报,李婵月起得身来,看向那器宇轩昂,举步而来的少年,欢喜地唤了一声:“小贾先生。”

贾珩点了点头,看向那容颜娇媚的少女,低声道:“婵月,等吃罢饭,咱们再过去。”

黛玉罥烟眉弯弯如柳叶,粲然星眸闪了闪,轻声说道:“珩大哥过年不在这边儿吗?”

贾珩轻声道:“婵月她刚刚回来,我先送她回去,等明天再过来。”

黛玉这个问题问的好,有些难以回答。

他只能:“本地钢铁产业悠久,大力倡导精钢战略……”

幸在黛玉没有一再追问,不然他就别问了,别问了。

黛玉玉颜失神,星眸略有几许黯然。

这大过年了,人家与明媒正娶的夫人团聚,的确不需要陪着她和宝姐姐的。

随着贾珩坐将下来,而后除湘云比较贪睡,还在赖床,一众金钗也纷纷起来,围着一张桌子落座。

凤姐也在,只是不见平儿,凤姐容光焕发,笑道:“珩兄弟,都起这么早儿啊。”

贾珩看向那姿容妖娆、华艳生光的丽人,点了点头道:“昨晚睡的好。”

如树袋熊一样挂在他身上,幸在丽人身形丰腴有致,娇躯绵软如蚕宝宝,只当一个大号暖手宝了。

凤姐芳心一跳,那张瓜子脸蛋儿的两颊微微发热,轻声说道:“珩兄弟鞍马劳顿,这几天也当好好歇歇才是。”

暗道,这个冤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话?睡得好,还不是她和平儿招待的周到?

幸在诸金钗也不觉有异。

只有在李纨身边儿的曹氏,目光狐疑地看向两人,心神有些猜测。

……

……

晋阳长公主府

此刻,天光进入上午,长公主府上油漆一新的匾额上张灯结彩,而庭院中的仆人和丫鬟忙碌不停,都在准备着过年事宜。

马车缓缓停靠在门前的青石板路上,贾珩搀扶着李婵月下了马车,在几个嬷嬷的相迎下,上了台阶。

这会儿,后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