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贾珩:来人,拖下去,严刑拷问!

程皓点了点头道:“父亲,船只在水门那边准备好了。”

这时,鲍祖辉脸上见着难看,道:“老程,你要做什么?”

程培礼道:“这扬州是不能留了,我们先逃出去要紧,扬州这边儿的产业也都不要了,我程家的人,从地道出去,坐上船,从运河逃出海,都和胡参将还有赵游击他们说过了,趁着这时候能出去。”

说着,心头也有几分愤恨。

谁愿意扔下祖辈打下的基业,前往异国他乡逃难,所以,这个仇他一定要报!

黄诚见此也面色大变,道:“老程,你要做什么?”

“做什么?人家都已经磨刀霍霍了,我们还在这儿争斗,从前明之时,商贾哪个不是这般,从朝廷选派贾珩南下,我就准备这一天。”程培礼叹了一口气,有些可怜地看着鲍祖辉。

连这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都没有,一把年纪是怎么活这么大的?

商贾在这片土地上,好日子就是一阵一阵的,哪有什么好下场?

鲍祖辉急声道:“汪老爷不是去了金陵,还没到这一步不是?”

程培礼道:“别废话了,还是随着我一同出逃,等出了海,咱们再报回此仇!”

他拉着这两家目的就是以两家的财力,贿赂海寇,然后伺机报仇雪恨!

在江浙闽等地,有着大大小小六七伙海寇,做着与南北商贸走私的生意,加起来有着两三万人,只要他穿针引线,就能让这个狗朝廷付出代价,东南大乱,海寇为患!

事实上,这也是当初多铎致力谋划的结果,但海寇有不少与江浙本地商贾都有勾结,如果有钱赚,坐坐船贸商议,抽抽水,收收保护费,也没谁吃饱撑的与朝廷作对。

鲍祖辉瞳孔剧缩,急声道:“老程,你让我放下一家老小,陪着你逃亡?”

黄诚也是心头猛跳,陪着笑道:“老程,我还有事儿,恕不奉陪,先走了。”

然而刚刚转身,却见两个膀大腰圆,面相凶恶的大汉拦住了黄诚。

程培礼脸色隐在晦暗之中,冷声说道:“如是不逃,被官军抓到,你们一样逃不掉!如果不是十几年的老交情,你以为我管你们死活?”

黄诚和鲍祖辉两人对视一眼,都是无奈叹了一口气。

而随着官军在外的呼喝之声,程培礼与两个儿子,以及数十死士扈从沿着一条早年就挖好的地道直通水门,而船只等候在那里。

至于女儿,以及儿媳妇还有孙子,早早就在贾珩来扬州之前就送将出去。

可以说,年少时候读过不少书,深知这片土地对待商贾态度的程培礼,是最早做着坏打算的一人,早就狡兔三窟,做好随时润走的打算。

庄园不动产、珠宝、地契,扬州城的产业扔在这里不要,至于每年赚的金银,早就悄悄转运出去。

扬州百户所

贾珩坐在一方漆木条案之后,身后的下山虎铜雕在灯火映照下,森然可怖,目光逡巡下看向回来禀告的锦衣校尉,眉头紧皱,问道:“程家的人可曾抓到?”

“都督,瞿将军让卑职过来报信,程家庄园之中人去楼空,程家之人畏罪潜逃,不知所踪。”那锦衣校尉拱手回禀道。

陈潇沉吟片刻,看向那面色阴沉的少年,说道:“定是有着地道一类的东西,程家那么多人,从陆路逃亡不便,那就是水路,让江北大营的水师操舟船封锁水路。”

“只怕他们也买通了将校,给与方便,又是搜捕不到。”贾珩目光阴沉,冷声说道:“瞿光,派一部接管江北大营的舟船,从水门沿运河进行追踪搜索,他们逃不远!”

此刻,扬州方面唯一漏算的是,他还有一支嫡系人马进得扬州城,无论是以快马沿河沿陆搜捕,还是以快船搜捕,应该能搜寻到逃亡的程家人。

先前搜捕多铎就是,锦衣府领着江北兵马大半夜去找人,江北大营出了五千人,分成五十队,或是封锁渡口,或是搜捕多铎,基本都是边抱怨,边磨洋工,根本指望不上。

换句话说,那天晚上真正干活儿的是近千锦衣缇骑,江北大营的人基本是混子。

“去水府,将水裕唤来。”贾珩看向李述,低声道。

这就是没有整饬江北大营兵将的不利影响,否则对这些人就是瓮中捉鳖,一个都跑不掉,但当初河南之兵未曾开赴而来,哪能乱动?

至于带兵南下,扬州盐商心头惊惶,只会跑的更快。

“大人,扬州知府袁继冲派了一个通判询问大人,扬州府城兵马四出,想要见大人一面。”少顷,一个锦衣校尉进入官厅,向着贾珩禀告道。

扬州知府袁继冲见到扬州城内兵马四出,连忙派人询问,听说贾珩又回来了扬州,连忙派人相询。

贾珩沉声道:“告诉他,本官没工夫见他,让他派兵丁弹压街面,那么多的海寇,一无所知。”

他先前因多铎刺杀之事的陈奏奏疏,已经向京城递送,顺便给这位扬州知府上了眼药。

待禀事的锦衣校尉离去,贾珩看向一旁持刀而立的陈潇,说道:“你先回后堂歇息,不用陪着熬夜了。”

陈潇低声道:“我不困。”

贾珩见此也不再坚持,只是让人准备了茶盅,与陈潇品茗等候。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锦衣校尉来报:“水裕来了。”

检校江北大营节度副使水裕,领着两个扈从,来到官署,看向那坐在上首的蟒服少年神色阴沉,心头一突,道:“贾大人,这般晚了,唤下官有着何事?”

贾珩看向那中年武将,目光微冷,说道:“扬州城内杀声震天,缇骑四出,水将军一点儿都没有听到?”

水裕诧异问道:“这……这路上是兵马不少,难道又发现了东虏的踪迹?还有这锦衣府百户所的血迹,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贾珩面色如霜,道:“马家的人进了扬州城,前往锦衣府百户所想要劫走朝廷钦犯,如今江北大营明明将扬州守的铁桶一般,这些人是怎么进来的?”

水裕闻言,心头“咯噔”一下,道:“贾大人,这……这几天,下官一直在府中休养,也不大理兵事,平常都是节度判官黄弦,行军司马周弼等人主持营务,参将胡贵,严瑞文二人具体调拨兵丁。”

江北大营有兵三万,分五营卫,前后左右四卫指挥使,中军则设二参将辅佐节度使治兵事。

贾珩道:“来人去唤以上几人过来!”

水裕看向一旁的河南都司的将校,心头生出一股不妙,问道:“贾大人,这几位将军是?”

他在路上就看到了这些骑军,完全不认识,分明是从别处调拨而来的兵马。

“江北大营军纪涣散,到如今贼寇袭击锦衣府百户所,仍无一兵一卒派来,虏王刺杀,搜捕到现在,仍劳而无获!”贾珩说到此处,面容凝结如冰,声音铮铮说道:“本官奉命整饬江北大营,调动河南都司之兵接管江北大营,这几位都是京营调至河南兵将,都是平定叛乱的骁锐,可一扫江北大营萎靡颓风。”

水裕闻言,只觉心头一惊,难以置信地看向那蟒服少年。

调拨河南的兵马?这是要做什么?这是要清扫江北大营?

贾珩道:“江北大营兵马都需重新从各地募训,在此之前,江北防务事关重大,本官会从河南方面抽调步卒,后续还有五千兵马进驻江北,现有兵马裁汰老弱,保留精锐,尽数转隶水师。”

水裕后背已经渗出颗颗冷汗,目光闪烁,思忖着利害。

这是图穷匕见!

贾珩道:“水将军,如今江北之兵军纪散漫,战力低下,已到不得不整饬裁汰之时,过往之事,本官可以不予追究,但如今江北重整兵务,决不能受人阻拦!水将军,圣上对此事忧切甚重。”

水裕闻言,早已惊惧不已,拱手道:“永宁伯为军机枢密,威震四海,下官谨遵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