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从此不许有人魔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846 字 15天前

那澎湃无边的剑气,都缄默了。

举世无双的锐利,似在时光中磋磨。

燕春回张舞如剑的白发,也根根垂落。恰如冬雪沉世,衰草伏低,他一退再退,缄藏在最后的季节里。

站在这劫无空境里,人魔之首温吞得像只老迈的绵羊。皱壑深深,布衣垂落。

旧时代的飞剑绝巅已经藏锋。

古往今来最年轻的真君,却按住长剑不动摇。

他说——

“避开我。”

姜望今日何其狂也!

他主动去无回谷挑起战争,要成人之所不成,诛天下未诛之人魔。

在行动失败、燕春回逃走之后,依然保持强硬!

燕春回突然出现在云国,这本身就是一种告警——他可以无声无息地来这里,他可以做很多姜望绝不想看到的事情。

燕春回又主动开口,用天下苍生为要挟,用杀戮更多人的残忍姿态,想要逼迫姜望妥协——这所谓的“妥协”,甚至只是让姜望沉默罢了,不需要姜望做任何事情。

只要捂住眼睛,一切就可以当做没有发生。姜望看不到人魔的作恶,燕春回也就看不到无回谷的那一场杀机。

一切如故,昨日如何,今日就如何,明日也如何——这些年来的无回谷,不都是如此吗?

但姜望的态度贯彻始终。

他去无回谷不是一时兴起,他诛人魔早有决心。

即便第一次扫荡无回谷的行动失败了,即便现在杀死燕春回已经变成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他也绝不妥协,不肯缄默,反而一进再进。

因为今日退让,就是告诉天下人,连巡行万界的姜望都要装聋作哑,谁都拿燕春回没有办法,人魔可以存在,可以一直存在!

他如何能让?

在这样坚决、这样强硬的姜望面前,人魔之首、真正缔造“人魔”这个词语的燕春回,又显得何其退缩。完全没有第一人魔的凶性,根本见不到飞剑第一人的凌厉。

是因为今日之姜望,已经强大到燕春回都无法战胜的地步了吗?

并非如此。

两人虽然还未真正交锋,但一者成道未久,一者恶名久彰。事实上现在的姜望,还绝不能在单打独斗中胜过燕春回。

真正叫燕春回退让的原因,他们两个都心知肚明。

还是公孙不害说的那句话——

这是一个有秩序的世界!

姜望可以杀燕春回,杀了燕春回人人叫好,天下欢呼。

燕春回不可以杀姜望,他杀死姜望的那一剑,也必然是杀死他自己的那一剑。

“秩序”,就这样体现。

很多人都不再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讽刺,但这四个字真实存在——

邪不胜正!

“邪不胜正”之所以成立,不是因为“正义”天然地拥有战胜“邪恶”的力量。

而是因为“正义”,是人心所向。

无数颗人心对光明的向往,驱逐了黑暗。…。。

人皇、八贤、诸圣……历代前圣先贤,以及茫茫无际,不能够留下姓名的善良的人们。一代代前赴后继、以身为烛、奉献一切所建立的秩序,他们用一生去践行去维护的道理。让“正”字如日月永明,将“邪”字逐于阴影。

生活在这种秩序里的人们。即便阴冷潮湿,也向往阳光温暖;即便身负枷锁,也要拥抱自由;即便蝇营狗苟,也会仰望星空。

有些东西只能生活在夜晚,只能蠕动在阴沟。

哪怕满手血腥的人,也渴望一个拥抱,一盏家里的灯。

阳光出来的那一刻,黑夜就是要被驱散的!

这,才是姜望的底气。

他所拥有的力量,是因为他一直在做正确的事。

这才是最锋利的剑,是万世不移的道理。

燕春回正是在这种力量面前妥协。

姜望给燕春回的三个选择,其实只有两个。因为“斩碎姜望”这个选择,并不存在,燕春回杀不了他。

若无大军围困,若无三五个绝巅阻路,布下天罗地网,谁能杀得了诸界归真、可以自在潜游天道深海的他?

打得过,但是追得上吗?

所以只剩下“断道”和“绕道”。

断道就是死,绕道就是现在退得还不够,还要退得更多。

当然燕春回也可以完全不理会姜望的威迫,那么他就会迎来与姜望不眠不休、不死不止的争杀——姜望大张旗鼓地出现在云国,就是最清晰的决心,最明朗的意志。

从此以后,诸天万界,宇宙洪荒,有燕春回处,必有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