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宰辅

唐伯虎闻言不由奇怪,似乎一时想不明白,立即困惑的问道:“王公且不说,他入内阁不久,可是李公与谢公平分秋色,何以刘公却是属意李公?”

叶春秋不禁摇头微笑,娓娓跟唐伯虎道来:“刘公是四平八稳的人,他所属意的对象,也势必是深藏不露才好,谢公性子太燥,在刘公心里,怕是难堪大任,而李公既善谋,又寡言少语,这首辅,自然非他莫属。”

唐伯虎颌首,继而像个问题多的小孩,追问叶春秋:“那么依你看谁会补入内阁呢?”

叶春秋轻轻放下手中白瓷的茶杯,嘴角微微一挑,一脸正色的看着唐伯虎,很是认真的道:“伯虎兄,你还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又不是内阁大学士,哪里晓得谁能入阁,不过……”叶春秋顿了顿,眉头轻轻皱了皱,陷入沉思里,不过只是短短的瞬间他便回过神来,神态自如的继续跟唐伯虎分析道。

“李公既然成为首辅大学士,就势必要有心腹之人入阁,有这资格的,朝中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杨廷和与李公一道修撰过《大明会典》,算是老相识,一直是李公的腹心之人,这一次,怕是要轮到他了。”

唐伯虎立即肃然起敬道:“可是成都府的杨介夫吗?他的直名,我是如雷贯耳的,这样的人能够入阁,实是朝廷之福。”

叶春秋不置可否的笑笑:“是吗,说起来,未来的李阁老,还曾是我的顶头上司呢。”

想到此处,叶春秋哂然一笑,不过杨廷和的直名,早已深入人心,他的资历可谓是完美,先是在十九岁时中进士,授翰林检讨,很快,他就升任侍读,为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厚照讲读。

几年之后,便拜东阁大学士,专典诰敕,这在大明朝,是最完美的资历,再加上他的名声不坏,又算是李东阳故吏,实是绝佳的内阁人选。

叶春秋对此,也只是稍稍关注而已,毕竟现在离庙堂远了,眼下最关心的,反而是镇远国的内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