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朕诛之

杨荣点点头道:“那就继续与他们接触,但你也要小心。”

金幼孜微笑道:“杨公不必担心,我的性情,你难道不知吗?自我入文渊阁,文渊阁中,有几人能想起文渊阁中有一个金幼孜?”

杨荣随意大笑。

金幼孜虽是在文渊阁中资历最轻,可他确实基本上像个透明人一般,极少发表建言,也很少抛头露面,各部有事下意识的会找杨荣和胡广。

他这等沉默寡言,且隐于文渊阁中竟似失踪的性格,就足以见他的心机何等的深沉,这样的人,办什么事,都必然是滴水不漏的。

正说话之间,突然,外间有人惊慌地道:“圣驾……圣驾……”

杨荣和金幼孜随即起身,二人对视一眼。

“圣驾行将入宫,圣驾行将入宫了。”却是一个中书舍人的声音,打破了文渊阁中的安静。

杨荣和金幼孜大惊,可目中又有狐疑。

突然杨荣大笑起来道:“圣驾入宫?对,这就是圣上的性情,圣上神鬼莫测,从不照常理行事,金公,陛下尚在!”

金幼孜立即就道:“速去迎驾。”

各部之间,本是大家都沉默寡言,在这个节骨眼,几乎每一个人,都显得格外的谨慎,生怕自己做错事,说错话。

可现在,这消息就好像是一块大石,直接摔落本是无波的古井之中,顿时惊涛卷起。

大明门外,三三两两的大臣赶到。

众臣或悲或喜,可即便是心中悲愤,面上却也带着强笑。

可朱棣好像故意磨蹭一般,行辕走得并不快。

因而,这大明门外,已是百官云集了。

又过片刻,便见朱高炽匆匆赶来。

他在大内得知了消息,徐皇后听闻了噩耗,当即晕倒,他不敢怠慢,自是在旁伺候,不敢离开。

而如今……得到了消息,朱高炽匆匆赶到,在他气喘吁吁之时,圣驾终于到了。

太子朱高炽率百官拜下,恭迎圣驾。

朱棣骑马,不急不慢地来到太子朱高炽的面前。

一个翻身下了马,他居高临下地看着气喘吁吁,脸色急的发红的朱高炽。

这个时候,估计最为尴尬的就是太子了。

老皇帝传出可能驾崩的噩耗,就难免会有人怀疑太子在背后窃喜。

可另一方面,太子死了父亲,理应悲痛。

“父皇。”朱高炽躬身道。

朱棣笑了笑,目光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却不露声色,又意味深长的样子,慢悠悠地道:“朕听闻有许多人盼着朕死,太子与卿等………似乎已经预备好了新君登基的大典了,是吗?”

这一下子,太子与百官尽都色变。

朱棣来回踱步,看着这一片跪着地,乌压压的人。

他眼眸眯起来,似笑非笑地道:“是不是……杨卿家?”

这是对杨荣问去的。

杨荣镇定自若地道:“自江右传出流言,朝中确实慌乱了一阵子,闻知陛下有变,朝中无不悲怆,尤以太子殿下为最。”

他回答得十分笃定。

朱棣凝视着他:“是吗?”

朱棣信步走到另一个人跟前,道:“胡卿家也这般看?”

胡广道:“杨公所言,句句属实。”

朱棣便又至金幼孜的面前:“金卿也这样认为吗?”

金幼孜沉默。

片刻之后,他面色平静地道:“臣在处置票拟,不敢窥测太子殿下,所以……臣不知。”

朱棣哈哈一笑,却不置可否。

几乎每一个人,理论上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桉。

当然,任何答桉,也未必都是正确的。

因为……这得看陛下如何理解。

陛下是最懂权术的,或者说,这个靖难出身的天子,乃是天下最擅长于将权术玩弄于鼓掌之人。

他毕竟经历了太多,也见识了太多。因而,他对事物的理解,必然是特立独行。

朱棣突而到了金忠的面前:“金卿也来说一说。”

金忠这时却是怒目看着朱棣道:“陛下今平安回宫,已是天下大幸,何以回宫,不询问社稷是否安定,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却独问自家儿子的事?”

他还要继续说。

朱棣摆摆手:“好了,好了,你别说了,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