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学会了筷子又要学握笔写字,也就一天的工夫,已经会从一写到十了,虽然字体歪歪扭扭……不过没关系,按照乔安的进度,应该练个几天就能写正。

徐海州特意从书店给他带了一本厚厚的新本子,本子是线构图,没有方格,乔安就在本子练字,把每一个数字都规规矩矩写在横线上,不超过下面的线也不超过上面一行的线,一点不越界。

以小见大,这孩子一定是个遵守规则的小朋友。

一到十会了,紧接着缠着乔露要学更多数字。

于是三天的时间,又会从十数到五十,再来一周,熟练地掌握一到一百……这速度,原谅乔露第一次当妈没有经验,她虽然知道学龄前的儿童处于智力发育黄金期,可自家儿子这情况到底算强还是正常水平?

再想想乔安的乖巧懂事和机灵劲儿,别不是个小天才吧?

小天才的妈妈?

嗯……这个名头比徐海州的老婆好听。

……

一月中旬,距离春节还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黎安市出现了大批量生产翻盖手套的厂家,单看青藤巷的自由市场,就有不下四家做起了手套买卖,李红军也掺和了一脚。

别说,虽然之前就卖了一个多月,这会儿卖起来,热度居然也不低,看来市场的需求远远大过他们的想象啊。

有了商家生产,自然就再用不着手工缝制,且大批量进货还能给个便宜的批发价,徐海州也开始在厂里拿货了。

工厂生产有工厂的好处,单论花色和颜色,就远远超出手工缝制,款式丰富多彩,还分有男款女款,刚进货的那一周,收益甚至不比之前“一家独大”的时候差。

晚上回家,徐海州把最近一个月的收益拿给了妻子,乔露捧着一大叠毛票开始数,数到最后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桌对面,父子俩抱在一起咬耳朵。

徐海州压低声音,问乔安:“安安,你看妈妈现在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