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胚胎到

文泽林此时醒悟过来了,笑道:杨主任说的对,你是总掌全局的,不能被这些细务给影响了。

一模一样的话,从你嘴里出来,总感觉不对劲。杨锐说着摆摆手:开个玩笑。

玩笑好,玩笑好。哎呀,我最怕严肃了,被我爸给弄怕了。文泽林很乐意与杨锐开玩笑,高高兴兴的跟着杨锐往前走,又自言自语的道:一飞机都是老外,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了。对了,乔治赛德这个人,杨主任您见过吗

没有。

没见过面也能联络到,杨主任太厉害了。文泽林依旧是极不熟练的恭维。

杨锐有些不自在的道:你还是叫我杨锐吧。我联络的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埃尔斯顿博士,乔治赛德是他的助手。

埃尔斯顿文泽林念了一遍,问:你们是开会的时候认识的

神交。杨锐笑了一下,道:国外有个协会,叫国际胚胎技术会,建立于1974年,他们在全球30多个国家都有会员,埃尔斯顿博士是倡导胚胎移植工业化的代表人物,因此,我提出要在中国大规模的进行胚胎移植,他就立即派了自己的助手来。

文泽林有点理顺了其中的人物关系,赞道:还好您知道这个协会,咱们国内的研究员,就不知道要联系人家的。

是对方联络的我。杨锐微微笑了一下。

啊文泽林有些发愣。

他们说话期间,已是靠到了接机通道的位置,旁边站着的遗传所的研究员,也就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互相看一看,都是低头不吭声。

文泽林不明白其中的玄妙,中科院的研究员怎么不可能不明白。

就80年代的生物学来说,基因是最受关注的,医药是最受重视的,分子级的细胞结构与功能是难度最大的,而这三者,杨锐都已涉足,而且,在离子通道和基因方面,具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圈地来形容的话,可谓是前沿领域的大地主。

相比之下,遗传学或者畜牧学的地位就低多了。

再缩小到胚胎移植的领域,就是埃尔斯顿博士这样的先驱者,也一样需要杨锐来吹牛埃尔斯顿在胚胎移植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出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是要在生物圈子里吹牛,他的名气也没有杨锐的好使。

因此,杨锐涉足遗传学,对于某些国外友人来说,是乐见其成的。

也是这个原因,埃尔斯顿才将自己最重要的助手派了出来。

乔治赛德在后世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在85年的当下,也基本脱离了实验狗的地位。

乔治赛德的脸,也很快出现在了研究员们面前。

现在的赛德先生,还是个脸上长着细碎绒毛的小伙子,手上提着一只铝合金的箱子,贼眉鼠眼的像是被强行降低了智商的间谍似的

我是乔治。他站在了举牌的孙正初面前,有点腼腆的模样。

谷强听到声音,就从身后挤了过来,着急的问:胚胎带来了吗哎,翻译,那个田教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