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们太客气了。”景芸看着打开的盒子,都是成色很好的簪子耳坠,看得出她们都有用心准备。

姐妹几个又说了一些祝福景芸的话才离开,景仪走在最后,突然她回头讥讽道:“妹妹怎么不请你舅家的亲戚,莫不是妹妹嫁入高门就嫌弃他们低贱?”

景芸就知道景仪不会放过任何讽刺的机会,不过她越是这样,越证明她嫉妒,眼睛上下打量景仪:“照姐姐这么说,我将来不也该嫌弃你,毕竟你也不是什么高门亲戚。”

“你!”

“就不劳姐姐费心,时间紧迫,我已经去信给舅舅,向他说明一切。”舅舅若是知道她成亲,必定会赶过来给她添妆,景芸不想他劳心费财,在信里说了将来会带夫君前去看望他。

母亲与父亲是同乡,听父亲说,他是在一次回乡祭祖时,看到撑着一把油纸翠竹伞漫步在烟雨中的母亲,父亲对母亲一见钟情,两人相识后常以书信联系,感情逐渐升温非彼不嫁。

景芸母亲出身于宁州,家中亦是当地数得上名号的富户,只是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等,即使你再富裕,士族始终看不起你,祖母当年就不同意母亲入门,是父亲一再坚持才逼得祖母点头。

这次筹办婚宴,景家极度缺钱,也不愿意找景芸舅舅援助一二,可见祖母有多不待见景芸的外公家。

婚礼那天,景芸一大早被拉起来,净脸用过早膳,就有几个梳妆嬷嬷围着景芸转,很快镜子里就出现了一个浓妆艳抹、生生老了十岁的新娘子。

嬷嬷说新娘子都是这样盛装打扮,景芸不禁笑了出来,又红又白的脸,新郎揭开盖头时,不得吓一跳。

折腾到午后,接亲的人已经到门口,景芸被盖头挡住视线,只能依靠夏梅以及喜娘搀扶出门。

拜别祖母与伯父伯母,大家努力在众人面前扮演了一场难舍难分之后,景芸才被族兄背上轿子,盖头外是各种敲锣、鞭炮、嘈杂说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