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清明上河图 淡墨青衫 1585 字 2022-09-20

赵桓在薛强走后,便只得埋头文案,送至他案前地,除了宰相与枢密不便决定地人事与财政、军事上的重大决定,便是一些涉及前方武将的微妙小事。

岳飞地奏书,赵桓放在案头已有数日,当日却是不知道如何决断,只得暂时搁置。

此时就着火烛,又在案前看到这一封奏书,心中一阵愤恨,将那奏书一把拿起,仍在地上。

他性格内敛,不但外臣看不到他发火,便是身边近侍,也是绝少看到。

此时见皇帝如此暴怒,殿内侍候的诸多宦官和宫女都是大惊失色,有那机灵点的,便急忙上前,将岳飞的奏书轻轻捡起,送到一边收起。

赵桓心中烦闷,勉强又坐片刻,终于站起,大步到得窗前,向往眺望。

窗外繁星点点,夜晚的清风自大开的窗中徐徐吹来,令他发涨的头脑一阵清凉。

岳飞如此,其实赵桓早有心理准备。此人不是寻常的武将,还是在做镇抚使的时候,就多次上书请求北伐,做到招讨使和节度使后,更是多次上书,提出自己地政治见解,

这一类事,后世闻知,都道岳飞忠义过人,而唯有赵桓这个当事者,才知道一个武将对皇室的事指手划脚,令他这个皇帝有多么难堪和愤怒。

他长吸口气,让清洌的夜风直入胸腔,却是又觉得清醒的多。

无论如何,以他后来人的身份,以及多年来对岳飞的崇拜和了解,其实并不需如此愤怒。

只是想到此人竟是如此强项和梗直,做出这些政治上如同白痴般的举动,当真令他摇头不已。若是接了任何一个皇帝,只怕都会将此事放在心里,一旦将来有什么不对.必定就是杀身之祸。

想到这里,赵桓连连苦笑,却也知道不必与这岳飞什较了。

回到座中,又命人将那奏书取来,命人执笔批复道:“卿言已览,感卿至诚,然则帝王家事,非宜外臣所能问者,朕不罪卿,卿宜自省,所请调派机宜文字一事,朕别有安排,卿姑且待之,”

待那内侍执笔写完,赵桓拿来一看,虽觉自己语气颇软,但岳飞所请无一答允,想到这个大英雄接到诏书时的脸色,他竟是笑不可抑。

此时的赵桓,心胸完全放开,只觉得自己象个做了一个恶作剧的孩童一般,开心惬意,却是没有真正报复人时的那种怨恨与愤怒。

此时完毕,其余诸事做将起来便是得心应手,待得翌日清晨,便全部交由政事堂与枢院副署承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