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关陕(15)

清明上河图 淡墨青衫 1422 字 2022-09-20

富平大战之前,天长军溃败,赵构自扬州逃窜,先至镇江,再至建康,最后躲到杭州,改名为临安。

富平战时,赵构不知做何想法,前方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并屡下诏书,诏勉嘉奖前线将士。同时,上书给兄长赵桓,表示自己因害怕社稷不保才僭越为帝,既然兄长已回,自然要就此退位,仍为屏藩的好。

赵桓未至富平时,赵构的退位表章已至,因前线事急,赵桓借口无暇回复,置之不理。待富平战后,赵构请求退位的诏书却连接而上,一封比一封恳切,赵桓每看时,只觉此人情真意切,关爱社稷,孝顺父皇,友爱兄长,简直是至情至性,君子之极。

若不是赵桓来自后世,对赵构为人清楚明白,还当真要被他打动。

只是如此一来,世人虽都觉得赵桓才是正统,却也觉得赵构无辜。加上当日若不是此人,宋室宗庙必然不保,再加上继位数年,手底下早有一帮亲信,分列中央和地方。赵桓若不是亲征打赢了富平一战,局势如何演变,还真的是难以预料。

只是在富平战后,赵桓以正统皇帝的身份,加上声威大涨,赵构原是心不甘情不愿,只是想用以退为进之策,观望局势发展。

赵桓自然知他心思,此人手馆东南大权,在赵桓回来后,越发小心戒备,不论主战主和,所加任命的全是自己亲信。其余刘光世等大将也连连上书,都道:“建炎天子于南京即位,事出有因,今虽靖康天子自北南归,建炎天子亦有挽回天下的大功,不应遭到废黜的待遇。”

如此一来,被富平之战吸引的目光,便全部投到二帝相争一事。

赵桓心中明白,若是自己断然下诏,命赵构退位,此人就算表面答应,其部下亲信,也必定会跳出反对,而如此一来,先是文书相争,然后天下臣分划分立场,自己虽有大义所在,奈何对方亦是即位多年,广有腹心,纵是可以收拾掉赵构,也必定要消耗掉宋朝相当大的力量。

在沉寂很久之后,赵桓权衡利弊,终在赵构的表章上写道:“弟即位亦名正言顺,让位一事,姑且待之。弟权且经略东南,朕经略关陕,复克东京,待迎回父皇之后,再言其它。”

此言一出,不但赵构,普天之下的宋室臣民,却也是松了一口大气。

解决此事之后,赵桓先至颁州,后至永兴军,入西安。

途中,屡次下诏,命被贬斥到海南的李纲至西安相见。

下诏命赵鼎、朱胜非、傅亮、张所至西安。

在普天之下,都以为赵桓将留驻西安,在休整兵马后攻略陕西诸多雄关要隘,然后兵迫河东,收复太原、大同等地时,赵桓却悄然离开西安,身边只带了康承训的几百殿前班直侍卫和三百蒙古骑兵,往着成都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