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伯离村

到了古代去种田 懒语 3355 字 2022-09-20

? 再过十来天就是中秋节,各家的鱼塘里的鱼也该出塘了。

晚渝给村里的男工放了一天假,专门用来清各家的鱼塘,这些鱼塘里的鱼不用找莫清休店里人帮忙,自家两座城里的店就可以卖出许多。

前些日子,京城和青州蔬菜店就打出了广告,大户可以定鱼。在这古代哪有人养鱼,大多靠渔民捕鱼,有没有鱼吃,或者是要多少那得看运气,现在晚渝将这样的好事摆在大家面前,那些官户人家还不欣喜若狂?两个店接了不少的订单了,村里所有的鱼加起来销路都不用发愁了。

第二天,这些村民都喜笑颜开地相互作伴挨家捉,其实也简单,见田间深沟里的水放掉一部分,人从一头赶鱼。鱼集中到田头,往上扔就行了。

这些鱼大多长到两三斤多重,一斤鱼市场上卖了三十文左右,这一条鱼就接近六十文,大多人家也就三四五亩地,这样各家能起鱼三千多斤了,除去留作自家食用和送人的,也要卖上三千斤了。

田头准备运输的马车上铺了厚厚的油布,两边加高,村民这边鱼起塘,那边称好就上了马车,二十多辆的马车候着,很是壮观。晚渝收购这些鱼和村民说好是每斤要收五文费用的。村里人对比田里的稻子觉得这鱼就是白送的一样,而且这么多的鱼要送到城里交运费也是应该的,没有人反对。

忙活了一整天,总算将村民地里的鱼起了,稻田中偶尔有漏网之鱼也没有关系,正好留着中秋节吃了。到了晚上,各家估计都在数银子乐呵了,反正家家厨房都飘出鱼香味。

下河村工人下工时又羡慕了一番,有工人之间相处好的,就送了他们一条的,古代农民实纯,相互推辞了一番,千溪村村民就会说,“这都是自家产的,不是什么精贵的东西,拿回去给孩子解解馋。”这鱼出去运输费,那也比肉贵了,看着孩子眼馋的样子,下河村的都不好意思的收下了。还有过来帮忙的,那得到回馈的鱼就更多了。

“晚渝,这三条鱼是送给你爷爷那个老家伙来解馋的。”族长送来了三条大鱼乐呵呵地说。

“我们家里鱼塘里有的是了。”苏老爹不领情眼睛一瞪。

“那是你家的,捞出来没有?看不起我怎么的?”老族长也生气了,丢下鱼就背着双手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晚渝和苏老爹哭笑不得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而老族长走到没有人的地方正咧开了嘴偷笑了。

这边两个人还没有进屋,里正也送过来三条大鱼。“晚渝,给你爷爷解解馋,你家的鱼还没有出来了。”他不紧不慢地说。

“族长送来了,不用了,还是拿回去吧。”晚渝推辞。苏老爹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自己有那么馋吗?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说是送给他解馋的?

“要他的不要我的,看不起人怎么的?爱要不要。”说完也不等他们回答,里正将鱼丢下也皱着眉头走了,那样子好像老村长和晚渝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似的。

接下来,村里不时就有人过来送鱼了,收了族长和里正的鱼,别人家的理由也就更充分了,不能厚此薄彼不是,这样一来,晚渝家还没有起鱼了,这家里的鱼就有不少了。

“晚渝,你来做鱼吧。”宁路看着桶里的鱼嘴馋了,别人的手艺再好那也比不上晚渝的手艺了。

基于这家伙近期表现不错,主要是肖琼丹不在家里,这个老头经常敢过来,被晚渝瞧多了,他又喜欢碎碎念,所以晚渝对他的劳苦功高了解比较多。事实上也如此,千机鹤走了,剩下这老头要教那么多人也怪难为他的了。

“好吧,这么多鱼浪费了也可惜,我来做些给你们尝尝。”她蹲下身子,从中挑选了不少条鱼。这些鱼的个头都不小,晚渝将它们从水中捞出,这些鱼就不甘心地蹦跳着,围在边上的几个人身上都被甩了水。

“还不老实了,待会就煮了你。”夏荷出声恐吓这些鱼,晚渝见了只是笑。

“跟着过来搭把手吧。”几个少女就跟着过去了。

乒乒乓乓,厨房里传来的锅碗瓢盆的声音让守在外面的宁路竟然跟着哼起了小调。这家伙心里美着了。

考虑到家里吃饭的人多,晚渝烧了大盆的酸菜鱼、麻辣香水鱼、番茄鱼、五彩熘鱼片、辣味烧鲤鱼等十来个品种的鱼了。

“没有想到鱼的做法有这么多种?”洛乔夹起一个蛋卷鱼,细细地品尝起来。他吃饭的样子非常文雅,给人感觉很舒服。

“你没想到的多了。晚渝还可以做很多种了。”玉流景很骄傲,他吃过晚渝做的鱼可不少了,哪能是这个无知的家伙可以比的。

“还真不知道鱼鳞也可以吃了,这么香酥,以前浪费了真可惜。”品尝美味的月烟忍不住也发表了意见。

“这干锅鱼子鱼漂才够味了。”二郎咂嘴说。

“鱼的种类很多,常食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它的做法也五花八门。等冬天到了,我做鱼皮冻给你们吃,那才美味了。”晚渝也喜欢吃鱼。

“也就我们家做的鱼好吃,很多人家做出的鱼太腥了,闻了都没有胃口。”天翔最喜欢蛋卷鱼和番茄鱼。

“这里面可是有技巧的哦。”晚渝微笑着说,想学的话可以让家里的姑娘们教你,等哪天娶了嫂子也给她露一手。

“还是等找着媳妇,让她跟着学吧。”天翔一点儿也不害臊,逗得桌上的人都笑了。

满满一桌子的鱼最后一点儿都没有剩,大伙拍着肚皮,心满意足地到祠堂听故事去了。就连后来的洛乔和月烟最近也迷上了《西游记》。名著魅力无限!

晚渝则躲到小屋里继续自己的写书大业,苦呀!

家里的花生、栗子等长工都收拾完送过来了,一部分都在场上晒着,一小部分在水里泡着,准备留着八月十五吃。

今年的月饼不用晚渝做了,姑娘们早就上手忙活了,就是两个城里的点心铺铺里面也早就推出了好几种月饼系列。这些月饼的配料和做法与众不同,很快受到了城里人的追捧。

村里的人销售完了,家里的鱼也要捕捉了。孙大武、苏大壮等长工一连忙了三天才将鱼都捉了,她家的田里还有意外收获了。

原来天青他们调皮,下苗时捞了不少的小虾进去,这些虾在水田中竟然剩下不少了,现在个子长得挺大的。

长工将虾送进来时,让晚渝喜出望外了。

这儿离海较远,又不是现代,交通工具很差,所以很少见到海货。

晚渝早就有些馋了,而且家里做泡菜等也需要虾酱了,这算是雪中送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