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进京

到了古代去种田 懒语 4758 字 2022-09-20

? 晚渝和夏荷将苏老汉交给了孙大壮他们,“以后你就住在这间屋里,每天中午给鸡鸭透风时负责看管,平时顺便看看各个棚子,观察有没有破损的地方。如果空闲的话,也可以帮着喂喂鸡鸭。”一本正经地交代完老汉,又吩咐了孙家人,“今后你们负责送饭,他和你们一起吃,每天吃一样的东西,不用分外做。屋里的被褥你们也多操些心,他一个大男人懒得做,有空就帮着多浆洗几次。”孙家媳妇答应了。

苏老汉倒不拘束,知道了住处,自个就到地里帮忙去了。安顿好了以后,晚渝担心山里的事,回到果园里带着天成几人又赶到了山里。山里或许是四面环山的缘故,其中的温度倒不是特别冷,晚渝又交代蒋大亮他们注意温度,扫雪的事才转回了家里。

到了下午,外面的雪却越来越大了。晚渝考虑到村里大多数人家的屋子都是茅屋顶,不知能不能承受住雪的压力,就果断地让壮力下工回家去扫屋顶的雪。她还要求如果雪下得大的话,到了半夜也要起来再扫一次。家里的少年也都派出去帮助大伙扫雪,他们会轻功扫雪刚好。接到任务,这些半大的孩子都欢天喜地出去帮忙了。

晚上天空中的雪花已经变成鹅毛大雪,对面几乎看不到人。她不放心村里的人,小半夜让少年们帮着又清理了一遍屋顶上的雪,并转到温棚那里帮忙扫雪。

第二日放晴,太阳照在雪地上刺得人眼睛疼,温棚、村里的房子几乎没有事,只是苏老汉的屋子倒塌了。“晚渝,还是你考虑周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呀,老弟没事,其他人也没事,我就安心了。”苏老爹拍着心口有点后怕。

下午时候,里正过来报喜。“晚渝这次真的谢谢你呀,其他村很多人家的房子都压塌了。死伤不少人了。城里下来人分派到各村救灾了。只有我们村好好的,什么事也没有。我还得到上面的嘉奖了。”

晚渝客气地说了谢谢,她早交代了。如果有人查问就说是村长、族长和里正的主意,自己可不想当什么出头鸟。

过了一会儿,村里人也知道外村的事,大伙都非常感激晚渝,接着就有些担心家里亲戚的安危。晚渝干脆一家一人放了一天假让他们各自到亲戚家走动一下,不过让他们说扫雪的主意是村长他们想到的,大伙都答应了。

晚上慰问的人回来带来了一些坏消息。每家都有一些亲戚在这次大雪中受灾了,他们带去的东西也只是杯水之薪呀。也有些比较近的亲戚过来投靠,晚渝叮嘱大伙注意口风,工厂、田里的事不许对任何人说。村里人都和晚渝签好协议,又得了好处自是守口如瓶。

果然来的亲朋好友见千溪村家家户户无事,每天村里老老少少都有事忙。家里种着蘑菇,棚子里还养着小鸡都羡慕极了,想方设法打听起来。村民自是知道轻重闭口不谈,只是告诉他们这是村里的事,是签了保密协议的。

好在都是比较亲近的人,听说违约要被发卖见官的,也就不再敢多问。过了几天雪化了,躲灾的人也都回家了,村子里才真正安静下来,村里人集体松了一口气。

晚渝进了青州城检查了一下生意,可能是天气太冷的缘故,火锅店和朝天锅的生意特别好。就是连手套和围巾、鞋垫都卖火了。“铺垫和腿套、披肩都供不应求了。”店掌柜流苏高兴地说。公子真有办法,用碎布缝成厚毯子铺在书桌底下,还发明了腿套和披肩。青州里的学子都乐疯了,这寒窗的寒可减少许多。

“明日就让人送来。”晚渝放下手里的账本给她答复,流苏顿时乐开了怀。

点心铺子生意也不错,各种奶茶和果汁深受大家欢迎,特别是孩子和年轻的姑娘更是爱到这里来。一些老人也喜欢这里各种面包和蛋糕的味道。

晚渝将店里近期收益的银子全取出来。“公子,取这么多银子干什么?”夏荷抱着银子开心地问。晚渝见这个财迷越来越爱财了,不禁笑了起来。

“还有个把月就到年了,家里、山内温棚里的菜都可以卖了。这个青州城虽大却根本消费不了这么多的蔬菜,我打算在京城里买几间铺子。将生意进军到京里,我已经让罗山传信到京里了,让安慕辰他们在稍偏的地方给我找些店铺。”晚渝将心里的打算告诉了几个心腹。

“公子,我们什么时候进京?”夏荷听到可以进京顿时激动起来,早就想到京里去看看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准备一下,明日就去。”晚渝目光炯炯。

回到家里,晚渝将要进京的事告诉爷爷他们,家里的长辈顿时担忧起来。“要是柳侍郎知道找你麻烦怎么办?”苏杨氏红着眼睛说。

“那个柳家现在没有一个好东西。”周大娘恨恨地说。

“要不,我们就别进京了。现在家里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三伯母也有些慌了。

“地里的蔬菜不等人,柳侍郎是吧?你们不用担心,这个店铺我是和三王爷、安世子一起开的。他们柳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过来捣乱。”晚渝安慰他们。

长辈听说三王爷、安世子做后台才不阻扰,安下心来。

“宁老头高老头,你们和我一起进城怎么样?我需要保镖。”晚渝凑到宁路身边问。

“京城有什么好玩的,我不想去。”宁路一见晚渝有求于他,摆起了架子。

“不去也行。”晚渝不再纠结。

“这就完了?”宁路不放心。

“你不去,我总不能捆着你去吧?”晚渝双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装着要离开的样子。

“等等,我还是跟着你去吧。”宁老头多疑,以为晚渝肯定有后招对付他,吃亏太多怕了。

“这可不是我逼着你去的。你去吗?”她转过头问高木。

“去瞧瞧也无妨。”高木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棋盘。

“表现不错,回来我教你们太极。”晚渝给出一个甜枣。

宁路一下子跳起来,“真的?可不许骗人。我就知道小晚渝是最好的。”他龇牙笑着,很谄媚。

高木没有他那么夸张,可拿棋的手颤抖了一下出卖了他激动的心情。

晚渝偷偷地笑了,就知道会是这样,这两个老家伙对太极早就垂涎欲滴。就当这次送给他们的奖励吧。

第二天清晨,晚渝带着两个老头、张伯和家里一些少年姑娘,用马车拉上于师傅他们打得一些家具。家里的十辆马车全用上了,一行二十多个人进京了。

路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化掉,两旁青山的顶上还有不少的积雪,远远望去就像给大山戴上了白色的围巾、帽子。一路上,这些半大的孩子叽叽喳喳讨论自己对京城的憧憬,倒是不寂寞。本该半日的路程,由于路况的原因,到了下午未时才到了京城城门口。

京城的守卫比起青州不知严格了多少,对于进城的行人,守卫尽心尽职地一一盘问检查才放行。晚渝一行人虽然比较多,但是对于每天进城的大商队来说也就不算什么。守卫的士兵很快检查完,发现没有异样就放他们进城了。

罗山早他们几日进城,早就为他们订好了客栈。他们到了定好的客栈,罗山已经在那等候了,见晚渝他们平安到达,连忙招呼店里的伙计安排好车马,又给他们端上热乎乎的饭菜。

早上吃的饭,路上只吃了一些点心。一行人早就饿了,大伙一阵风卷残云,将饭菜吃得一点也不剩,这才各自回房整理东西。

“店铺找的怎么样?”晚渝歪在椅子上问罗山。

“三王爷和安世子已经按东家的要求为你准备好了,就等着东家过去看了决定。王爷本要过来的,不过实在抽不出空,让小的转告过几天,他们定会过来拜访。”罗山毕恭毕敬地回答。

他们不来才好了,最好剪彩过来捧个场后就别来了晚渝坏心眼地想。“现在就过去看铺子吧。”晚渝站起身向外走去,罗山、天成、月白他们连忙跟上。

罗山带着他们穿过两条街就到了铺子那儿。这个铺子的确稍微偏一些,但是不算太偏,“这片住的官宦人家比较多,治安非常好。不过这儿虽然不是最繁华的地方,铺子的价格并不便宜。”罗山边带路边介绍。“这几间就是王爷他们准备的铺子。”他停下了脚步。

“你们来了,我是安世子家的一个管家,叫安海。”从铺子里走出来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这个男子其貌不扬,精瘦干练,见了晚渝他们主动向他们介绍自己。

“在下是三王爷府上一个铺子的掌柜,叫简宁。王爷吩咐小的在此等候东家的差遣。”简宁年纪看起来要比安海大些,人胖乎乎的有些像笑佛,他没有见晚渝年纪小就轻视他,态度也很恭敬。

晚渝知道安慕辰他们心底到底在思惦着什么,才会对她如此有求必应,而且是热心相助。不过,自己只是一个乡下小人物,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将他踩进深井中,叫他不得翻身。现在的他们对于自己来说是友,往后就很难说了,暂时就维持现状。她还是抓紧时间将生意扩大,多培养一些人才、心腹。等手中有了实力,谁也不敢小瞧了她,就是有一天这个时代的天子也不敢拿她怎样,就更别提什么柳侍郎了。

想到这些,晚渝笑容可掬地对安海他们说,“两位在大院里呆过,经历过的事可能比我见过的还要多。你们不用客气,这些铺子得多少银子?”

安海上前低眉顺眼地说,“苏公子客气,世子吩咐过小的要听从公子的差遣。小人可不敢托大,你就当我是你自己的下人用就可以了。这些铺子所在的这片地区不远处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并不算偏僻。京城是寸土寸金,一间铺子就得一万五千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