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破僵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打破僵局

榆关也就是后世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曹操北征的大军就在此地歇脚。

辽东无大将一事人所共知,本来夏侯惇是打算速战速决的,可是,不料一进入辽西境内,就遭到了伏击,打个一个大大的败战。

开路的先锋军几乎全军覆没。

气了夏侯惇暴跳如雷,当即就将先锋官给斩了。而正是因为如此,他也收起了轻敌之心,在榆关里整顿起来,并谴探马四处探听情报。

“公达先生,公孙渊已经出兵辽西,先我们方向赶来。”夏侯惇将探马刚刚探出的消息告诉了随军军师荀攸。

荀攸一愣,沉思了片刻,笑道:“公孙小儿,终于忍耐不住了。”

作为一个谋士,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对方的心态,在加以利用。而经过研究公孙渊的所作所为,荀攸发现公孙渊无才,但为人好大喜功,喜欢独断专行,不听人劝。

有了这一弱点,他就开始了对症下药。先锋军的失败,此刻对荀攸来说是一件可以利用的好事,这种真实的骄敌之策,是无懈可击的。

他一直就在等公孙渊的出战,他知道要想打胜战,大将和军师之间必须要和谐融洽,可对方却没有一点融洽的气氛。

如今,曹操军被前后夹击,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聪明人就会死守辽西,将曹操的大军拖住,让曹操无法一心对敌。公孙渊的军中有聪明人,因此,公孙渊在辽西按兵不动了十日。然而,公孙渊却不是个聪明人,他的独断专行注定了他不会一直听任别人的摆布。因而。他出兵了。

这一切,是他事先的猜测,当然从公孙渊出兵一事,已经大体上证实了他地猜测是正确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是孙开劝公孙渊出兵的,这点荀攸并不知晓。

夏侯惇见荀攸展露了笑容,就知道对方已经有了计策,问道:“公达先生。这战怎么打,我听你的。”

荀攸自信道:“将军亲率二万大军前去迎敌,两军对阵,许败不许胜,随后将对方引入包围圈,如此,一战可平辽东之乱。”

夏侯惇听了立刻就醒悟到荀攸用的是骄敌之策,诱敌深入之计。畅笑道:“先生可否让别人代我出阵?”

败战就是败战,无论是诈败还是真败都不好听,明知是败夏侯惇哪有甘愿去打的道理。

“不行!”荀攸坚决否认道:“对方军中有能人助阵,有很大的可能会被他看出破绽。如果筹码不够,不可能引起公孙渊地贪婪之心。那他也就不会冒险追击。不过,要是将军亲自出马的话,依照公孙渊那好大喜功的性格一定会禁不起诱惑,冒险出击。届时我军就可以一战而定辽东。”

“好。我败!”夏侯惇为了胜利,为了让曹操走去困境,此刻也顾及 不了那么多了。

大军向辽西郡开去。行了数日,到达了锦西县。众人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得报:“公孙渊领着七万士兵缓缓的向此地靠近。”

夏侯惇立刻整顿士兵前去迎敌。

两军在阵前相逢,夏侯惇所领的士兵都是精心训练出来的精锐,虽然他们没有上过战场,但那彪悍的气势。就足以让寻常士兵望而止步。

另一边就不怎么样了,这些士兵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平时也不注重训练,数量虽多,但是却懒散地很,真的 交战起来,并不能取得很大的效果。

夏侯惇威风的上前喝阵。

可是,夏侯惇的神勇早已经传遍天下。公孙渊自然不会傻到和他进行阵前交锋。

孙开道:“敌兵精锐。但人少。我们应当取长补短,起全部兵力。围而攻之,让对方双拳难抵四手。”

公孙渊也正有此意,望着夏侯惇想道:“我人多,你人少,我打不过你,可以让一百人一起打你,看看到底是谁强。”

于是,挥剑前指,下令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