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两条线索(上)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两条线索(上)

建平二年(公元二一三年)十月中。

长安“闻香楼”百客云集,是长安有名的聚会之所。

罗灵风在三楼的窗口,一边品着号称“天下第一美酒”的“果儿酒”,一边望着窗外的人群,好象在等着什么人。

自从破了青、兖二州后,刘备军后方的负担几乎到达了极限。为了长远的打算,刘备就在他、贾诩和法正等人的提议下,般师回长安。

这一战打了近两年之久,刘备军中的领地几乎扩大了三分之一,人口更是扩大了近一倍,比原来多了四个半州郡。

此刻,刘备军的领地内,可谓是百废待新。各州各郡,欣欣向荣,开发田地的,建造新房的,比比皆是。

好在,军中有诸葛亮、陈群、马良、孙乾、麋竺、简雍、蒋腕、费祎、董允、向宠、郭攸之等内政人才。他们有条不紊的将所有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

尤其是诸葛亮,他在未攻下青、兖二州之前,就已经作好了移民的准备。

诸葛亮很聪明,他知道青、兖二州是曹操最早拿下的两个州,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被曹操的统治,我军的突然介入,肯定会引起两地百姓的不适应。

百姓最贴心的还是百姓,无论你官家做的在好,在没有一定的时间里,你休想拿到他们的心。但是百姓却不一样,两个不认识的朴实百姓,可以在超短的时间里,就可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因此,诸葛亮以百姓收心,他在雍州、益州征集了深受刘备恩军惠的二十万百姓,分别进入青、兖二州。以加快收心的效果。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相当不错的。雍州、益州地百姓很快就融入了青、兖二州,在那里有了新的田地,新的邻居和新的朋友。

在雍、益百姓的节制和劝说下,青、兖二州的百姓非常的乖。虽说还有一些有心人事的挑唆,但都在雍、益百姓地劝说、反击下没有掀起多少风浪。大多百姓都采取观望的态度。假如刘备真有雍、益百姓说的那么好,他们就会继续呆下去,要是没有。也许就会想方设法的渡河,去曹操的领地。

刘备还是很开明的,两年的在外征战,让他很大方的给了出征将领十天地休假。

原本,最懂得利用休假的罗灵风却无法向以前一样,舒舒服服的过这十天。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司马懿。

一只猛虎的危害远远不及一只藏在暗中的毒蛇。

曹操这只猛虎虽然猛,但是他地实力几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可是对于司马懿的一切。他却毫不知情,但可以肯定一点就是司马懿是敌非友。

罗灵风绝对不允许有一个自己无法掌握的敌人,出现在自己地世界里。无论如何都要将司马懿调查清楚。

这时,一个小个子的年轻人走了上来。

见了上位的罗灵风,眉开眼笑道:“影三见过公子。许久不见,公子越来越帅了!”

此人正是“影卫”中的影三,本名杜伟。他的父母家人均在战乱逃难中被盗贼杀了,变成无父无母的孤儿。

罗灵风在行军的时候看他可怜就收了下来。本想早一户人家。将他送出去,后来,见他机灵,就将他留了下来好好栽培,让他为自己效力。

影三才到现在才不过十八岁,但他已经是老字号的“影卫”成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