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骂死王朗 曹刘激战

第三百一十一章 骂死王朗 曹刘激战

建平二年(公元二一三年)三月十六日 。初春的严寒,渐渐转温。中原大地,草木复 萌,尤其是在南阳平原上,柔韧的小草已经破土而出。

然而战争的硝烟是从不选择季节的,刘备军在黎阳前哨调动频繁,尽管罗灵风胸有成竹,刘备也全力配合,但前线大战前的紧张依然是存在的。

刘备军的左翼共有六万人马,其中可称为精锐的仅有一万“飞羽弓骑”和发展为五千的“神箭营”。其余的士兵战斗力相对要差一些。

刘备、罗灵风骑 马来到了左翼。

刘备对诸葛亮问道:“军师,是否需要增援军队?”

诸葛亮笑了笑,似乎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完全没有必要,添加一兵一卒。”

“你真的有把握吗?”罗灵风问道,左翼的最大的弱点就是兵种参差不齐,赵云的“飞羽弓 骑”适合单兵战斗,于其余的士兵混合起来使用,不但没有益处,反儿会限制他们的移动能力。少了移动力的“飞羽弓骑”,也就意味着十成的真正战斗力,最多自能发挥五成。凭着左翼这点实力,要对付曹操的主力部队,谈何容易啊。

罗灵风并非不相信诸葛亮的能力,而是不敢有任何马虎,在大战中忽略了一个小节那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历史上也有很多战例,最经典的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实力相差太大,曹操十战九败,被袁绍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若不是袁绍的一次大意,忽略了乌巢,就凭曹操连粮食都没有的军队。怎么和袁绍打?

一点小的失误,就锁定了战局。

为了杜绝相同地事情发生,罗灵风不得不小心。毕竟,小心使得万年船,谨慎一些总没有坏处。

诸葛亮明白罗灵风的意思,自信的笑了一笑。他见刘备心存疑虑,就慢慢解释说:“曹操在颖川方面集结的主力部队已超过五十万,如果他拼死力攻打左翼。再多的增援也于事无补。曹操也不会全力攻打左翼,用出两败俱伤的打法。曹操因兵多势大,又和江东联手,自自认所向无敌,如今我方左翼有漏洞,一定看在他的眼里。他会想方设法的攻击我军地左翼部队。如果左翼部队的守备增加,曹操便会知道这一弱点以背发现,那时。曹操就非强攻不可了,所以增援部队反而只会增加我们的危机和压力。还是三头齐出,将曹操的兵士分化开老,减少左翼部队的压力为好!”

刘备听罢诸葛亮的讲解,思忖片刻。说道:“诸葛军师的胆量及见识,真令备佩服。既然这样,左翼就拜托军师了!”

于是,刘备、罗灵风就放弃了增加左翼防守力量的打算。腾出大量主力在中军一线,严阵以待,等候着曹操地到来。

依照原定计划,曹操应在青州曹彰、徐州于禁军团,等之后,等曹彰、于禁到来后。就指挥主力部队由分别由三路大军为诱饵,拖住刘备的中、右两路大军,在以侧翼作战法由中央和左翼突破。争取取得首战的胜利。

曹操反复思考自己的这个战略部署。感到十分满意。就连郭嘉、贾诩、荀攸也无法找到其中找到明显的破绽。

如果计划不出意外地话,用不了半个月就可以撕开刘备军左翼的缺口,那时在联合孙全线出击,用不了三年就可以踏平刘备。

三日后,曹彰和于禁终于到达了颖川。

曹操热情的迎接了他这位战功最为显赫的儿子,检阅了曹彰所训练地“黄虎军”,就下令全军赶往鲁山。

曹操到了鲁山,会见了夏侯渊。了解了刘备军的动向后。就令全军在鲁山城外休息。

次日。曹操就在亲领大军十万,来到刘备军阵前叫阵。

得知曹操叫阵的罗灵风自然不会畏惧。忙提议刘备出战,并谴人 吩咐诸葛亮、庞统做好战前准备。

曹、刘两军汇集与阵前,两军击鼓对阵。

监军王朗晃着白发苍苍的脑袋,踌躇满志地对着曹操说:“魏公,敌方军队士气高昂,此刻交战不利。可严整队伍,大展施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刘备大军各个羞愧难当,士气大跌。”

曹操听了,心头暗笑,谁不知道罗灵风口齿伶俐,无人能比,可是转念一想,觉得应该让王朗试试。一来,可以拖延时间,给夏侯惇和颜良、曹真两支大军多些准备时间。二、他见王朗说的那么自信,也想试试。反正即便说服不了,也不会对他有多少影响。当下就点头答应。

王朗志得意昂,神气张扬的端坐马上,掣马到了阵前,轻咳一声,手指刘备斥道:“好一个织席贩屦,不忠不义的汉室宗亲,见到当今魏公,为何不下跪行礼!”

刘备本来就对曹操的行为很是反感,正打算让关羽、张飞出战去杀杀他们地锐气。正当众将士争论谁打头阵的时候,对面魏营中走出一骑,上坐一白发银须老者,正惊疑见,就听来人出言不逊。竟想让刘备阵前拜曹操,岂有此理!

刘备闻言,面色一变,勃然大怒。

罗灵风心叫不好,对方只是曹操的一臣下,若刘备和他对斥,岂不自降了身份。于是就笑着阻挡道:“主公在此等候,让麟上即可。不可为次等小人,自降身份。”说着,就骑着的卢上前了几步,在马上行了一礼,问道:“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王朗昂首自傲道:“我乃大汉监军王朗,王景兴是也!”

罗灵风一听面上露出古怪的微笑。用着 不怀好意的目光,打量着王朗,心头旁算着怎么揉虐他。暗自想道:“在历史上,王朗可是被诸葛亮活活骂死的,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