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是战还是不战

?

却说,西方的异族之战依旧如火如茶进行的时候,一股强大的阴谋正吹向刘备军的都城——长安。

长安酒馆中。

“喂,你听过罗麟,罗大人吗?”。一个醉汉对着一旁的黑衣人问道。

“切,罗麟乃‘天下第一才’为人足智多谋,待人和善。谁没有听过?”黑衣人不屑的说道。

醉汉笑着说道:“是啊!罗大人可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穷苦百姓的啊!如果没有了有他,刘大人也许就没有现在这么威风了。”

黑衣人也在一边点头同意道:“你说的不错,记得当年,刘大人还是平原的一个小小县令。可是自从刘大人有了罗大人后,没有几年,刘大人就是‘天下第一霸主’了。这其中的罗大人的功劳可不一般啊!”

醉汉道:“这是自然,刘大人要是没有了罗大人没准,现在也许还是一个小小的平原相呢?”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些话越传越神,不到个把月,此消息就传遍了刘备军中的所有城县。

这时,在长安城的议事厅中,刘备正在接见一个由许昌来的神秘人物。那个人就是宫中的御医——吉平。

整个议事厅中只有刘备和吉平二人。

刘备望着神神秘秘的吉平,略带些好奇的问道:“不知道御医到长安有何事情?”

吉平神秘的望了一眼四周,仿佛在担心阁墙有耳,生怕自己将要说的事情被别人听去。

刘备见吉平神经西西的模样,不悦的说道:“这里是议事厅,是商量我军主要物事的重地,,在平时就连一只蚂蚱也跳不近来。这附近都是备的心腹。有什么话就直说?”

也许是听了刘备地抱怨。

吉平在一次确定没人后。这才慎重的从头顶的拿下发簪。不顾形象的在头发中寻找着什么。不久,吉平在头发中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圆球,递给了刘备。说道:“这是陛下托我给大人的求援信,请大人过目?”

刘备神色一变,立刻上前从平的手中抢过那个圆球。展开一看,见信上写道: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曹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曹贼欺天罔地,狠戾不仁,罪恶充积。朕恳请皇叔念在同为汉室宗亲的份上,兴仁义之师,扶持王室,拯救黎民。讨伐曹贼。”

刘备看完了信。顿时觉得两眼发酸,五内俱焚。

不过这出兵讨伐曹操一事。并非是一件小地事情,刘备为人本就少了一份魄力,在处理这等大事情上免不了要和罗灵风等人好好商议一番。

刘备咬牙忍着出兵的欲望,对着吉平行了一礼。说道:“备谢过神医为大汉所做的一切。不过出兵一事,非同小可。曹操于孙权已经结盟。若是我军出兵攻打曹操,就必须要有着充分的准备,贸然出兵只会招来很严重的后果。若是我军战败。那曹贼的野心势必会更加庞大,气焰也会更嚣张。出兵这事,还容备好好的与手下研究一番。”刘备说的话合情合理,任何一次出兵,都必须慎重,理应作好充足地战前准备。

可是吉平是谁,吉平只是一个只知道爱国,什么也不懂的大夫。他根本就不明白打仗是怎么一回事。他根本就不清楚战争的残酷。他一听刘备拒绝了立刻出兵这个愚蠢的想法,就自以为是是认为:刘备这是在敷衍他,刘备并不是传言中的那个忠于大汉,忠于百姓地刘皇叔。于是便讥讽道:“好一个仁义的刘皇叔,好一个忠义的刘皇叔。皇上陷与危难之中,你居然不立刻起兵去救,反而在这里敷衍我。皇上现在已经被曹贼逼的寝食难安,他将唯一地希望都寄托在你刘大人的身上。没想到原来你是这么一个人。皇上真的看错人了。天下百姓也都瞎了眼了。”

刘备闻之大怒,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冷声道:“吉太医备敬你为大汉甘愿冒此生命之陷。替皇上送信,可你别再次血口喷人。备对大汉的忠心天下可鉴,日月可表,岂容你在这里说三道四。你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打仗,你想过没有,万一这一战打输了,那后果会是怎么样?曹操会怎么样?”

刘备的着番话,对吉平来说就是对牛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