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章 千秋之盟

孙策闻言一笑,傲然道:“灵风不欺我也。不错,我孙策虽然已经对争天下已经不在报有希望,但无论是谁都没有资格当我的主公。策打算隐居世间,当一游侠。一边勤习武艺。一边为民除害。”

周瑜大笑道:“伯符,你真的想开了?”

孙策突然正『色』道:“这几天。策反复思量,觉得这天下并不适合我。刘备、曹『操』都有当天下之主的潜质,而我没有。有很多地方我都做不到。只是父亲大人地遗志一直左右着我的思想罢了。现在仲谋有这个心,就让他代我这个大哥去完成这个遗志吧?反正他也是孙家的人。接受父亲大人的遗志,也是理所当然。”

罗灵风这才明白为何孙策会如此反常,原来他已经想明白了一切,让孙权好好发挥,去完成孙坚的遗志。

他赞道:“伯符的这份豁达,天下又有谁能于你比及。不愧为‘江东小霸王’也。”

孙策笑道:“别提‘江东小霸王’了,他已经死于昨日的民房中了。还请灵风提在下保守这个秘密,让仲谋安安心心的发展江东,用他地力量去完成父亲大人的遗志吧!至于结果,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罗灵风闻言,也不禁为孙策的英雄『性』情也感动,一个人的义,重到了这个份上。罗灵风还有什么话可说。

他点头道:“这个还请放心,子龙那边我会吩咐下去的。没有人知道你们还没有死。”

周瑜这时,突然开口道:“父母在,不远游。国太年以老迈,既然伯符已无要事在身,不如好好的陪陪国太,以近孝道。”

罗灵风心中大喜。已经知道周瑜那天想说的话了。

孙策神『色』黯然,轻微一叹:“母亲大人虽不是策地亲母,但对策恩重如山,待策有如亲子。可母亲大人身在江东,虽有心尽孝,却无法尽孝也。”

“哈哈哈哈”罗灵风和周瑜相视大笑。

孙策不明所以,问道:“你们何故发笑?”

周瑜笑着将计策一说,道:“只要等这次大战一结束。国太定当安然抵达长安。届时伯符就可在长安,见到国太了。”

孙策心里感动异常,得此朋友,此身无憾也。

罗灵风、周瑜也开心地笑了起来,他们都很清楚,虽然孙策现在好象很开朗,其实这都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而已。毕竟同胞兄弟的背叛和对妻儿地担忧,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康复的。不过现在妻儿可救。母亲可保,这也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孙策感激的望了罗灵风和周瑜一眼,心中一个长久的想法,终于脱口而出:“公瑾、灵风,二兄与策、『性』格相投。又曾共生死、同患难。恐管鲍之交亦未所及。策有心高攀,愿与二兄义结金兰,结刎颈之交,不知二兄以为如何?”(注:无论是演义。还是历史孙策和周瑜都没有结拜,书上只是说他们情同手足而已。)

罗灵风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要知道孙策、周瑜可是罗灵风现实中的偶像,能与偶像结拜,这简直是天大的喜事,不由结巴道:“这灵风如何担当地起?”

周瑜也忙正『色』躬身道:“属下不敢。”

孙策笑道:“公瑾,你我多年的友谊,早以亲若兄弟。当时策就提出结拜之意。可你以君臣不可越权推脱了。现在你我身份平等,且勿在找任何借口,除非你看不起策。”

周瑜脸上『露』出无比喜『色』:“既伯符有此意,瑜敢不从命?”

孙策又对微笑着对傻在那里,口水流了一地的罗灵风道:“灵风,我与公瑾已是布衣,恐怕是我们高攀不起你这个刘备军首席大军师了哦。”

罗灵风振作精神,开心的笑道:“如此甚好!既如此。我们可在此襄山摆香案。杀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成千秋之盟。”

三人的笑声,传遍了襄山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