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章 千古高义——小霸王

却说,孙策见了罗灵风这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罗灵风安排的。回想周瑜在茅屋中的言行举止,不由看了周瑜一眼,心中暗道:“看来公谨早就料到是灵风了。”不由一叹。

周瑜点头道:“能布置得如此周密,舍天下智士能有几人?非灵风莫数,不过瑜也不太明白,灵风不回长安,为何还在此处?”

孙策忽道:“难道灵风早料到仲谋会对公谨与策不利,为了我们才停留在此地,耽误了宝贵时间。”孙策心中的感动是无以附加。他身经百战,在战场上的时间观念,他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短短一盏茶的时间,在战场便可以起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罗灵风却为了救他们,而耽误了一个月。这便是他自己也无法相信。

显然,他是误会罗灵风了。只见罗灵风大笑道:“伯符太看得起麟了。我在此地是有计划的,而救你们只是随手之劳而已。或者说是天意罢了。什么是公,什么是私。在下分得很清楚,也绝对不会因私而废公。你们虽然是我的至交好友,但在另一面也是我的对手。麟绝对不可能为了你们而不去干属于自己的公事。再则,麟就是神仙,也不会猜到你们一定在此地遇险。”

周瑜抬起头,利剑一样的目光射向罗灵风,看得罗灵风也是一哆嗦,心中暗道,周郎的确比孙策难对付多了。

而孙策已经不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这才有资格做我孙策的朋友,公私分明,忠义两全。”

过了良久,罗灵风打开了话题问道:“伯符,下一步你可有何打算?”

孙策目光呆滞的望着前方,良久,猛的灌了一口酒,渭然长叹道:“怎么办?我没想过。不过既然这个吴侯,仲谋喜欢当就让他去当吧!”

“伯符不可。”周瑜急忙叫了起来,“现如今,有灵风妙计,仲谋也不知我们还活着。只要以心腹之人投书江东三老。而趁仲谋讨荆州在外,我二人秘密潜入江东,内掀仲谋谋反之实,外召伯言等驻守之军,则大事可成。仲谋必被我所擒也。

孙策虽然不受江东文士的欢迎,但在军中的威望却是无人可及,只要有人响应,江东将士最少有八成会站在孙策这一边。而且一旦孙权的阴谋、恶行泄漏,相信就算是张昭等,也会毅然摈弃孙权这个不仁不义之徒。

孙策听得也不由眼前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

孙策摇了摇头,道:“我们回江东去闹笑话吗?外敌未灭,内患又生。我们说出了又怎么样?大家都会说江东孙家出了一个不肖子。连自己的同胞哥哥也害,禽兽都不如。到那时,孙家的颜面何在?仲谋也将会受到天下人的唾弃,而我孙家还有何脸面统率江东,立足于世间?”

“可是,你忘了我们在初遇时候的誓言了吗?当年我们在历阳相会,一起发誓要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业。可现在为何说出如此丧气之话。江东吴侯是伯符,给江东百姓带来好日子的也是伯符,众将士归心的还是伯符。伯符未做一件愧对于天地之事,凭孙权一黄口孺子又怎能累及孙家不朽清名。到时清理掉孙家的败类。更可说是为江东,为天下做了一件好事。伯符,难道你真的希望江东的未来交给这样一个阴险狡诈之徒?如此你怎对得起江东八十一洲的百姓乎?”周瑜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孙策轻轻的对周瑜说:“算了吧,仲谋也不是一无是处,举贤任能,割据江东的本领还有。策倒是相信他不会祸害百姓的。唉,仲谋毕竟与策一母同胞,他虽不仁,但我却不忍不义。让我持枪,举江东之中,决机于两阵之间,策毫无畏惧。但是让策的刀,对准自己的兄弟,我,决不对向自己的兄弟。”

说着,仰天长叹道:“宁可权负策,策决不负权!”

看此情此景,罗灵风不由对孙策敬佩万分。在此时此刻,孙策还三番四次,想着要将自己至于死地的孙权是兄弟。这一份广阔的胸襟,罗灵风自问,他自己是绝对做不到。此情此义犹胜关羽,堪称三国第一豪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