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计诱吴懿 刘璋归降

由于郑度的关系,罗灵风的不战而破敌之计,已经失败。不得已之下,只好领大军北上。六万刘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北方杀去。一路上大张旗鼓,一点也不在意被敌军发现。

刘备军大营内。

罗灵风望着一旁的严颜道:“据探子来报,朱提郡是由吴懿、王甫二将把守,这二人有何过人之处?”

严颜微微想了一下道:“吴懿是蜀中大将,用兵大胆果断,善于铤而走险,出奇制胜,不易对付。王甫才智过人,善出奇谋。有此二人,取朱提实难也。”

罗灵风闻言微微笑了笑,心中暗想道:“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用计用的奇。”

这时,沮授面代喜色的走进帐来,见到罗灵风和严颜喜声道:“涪水关已经被太史将军攻下来了。”

罗灵风面上一喜,心中暗赞,好快的速度。

严颜皱着眉头,奇怪的问:“颜自幼长在西川,深知西川几个关隘的坚固。不知太史将军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打下这涪水关的。”

沮授闻言脸上露出微微笑容,回答道:“不费一兵一足,不战而胜。这事说起来也好笑。刘璋自从向百姓写了检讨书后,就让吴懿和王甫镇守朱提郡,孟达和庞义镇守涪水关,用来抵挡我军的南北两路大军。不料,孟达前日下午刚到涪水关交接了关上的防务。屁股一转,半个时辰不到。孟达就开了关门,献关而降。”

严颜长叹一口,道:“这就是刘季玉的下场,平时自顾着自己玩乐,一点也不关心。帐下士兵的死活,关键的时候,谁愿意为他卖命,活该有此一报。”

罗灵风倚老卖老的拍了拍严颜的肩膀,笑道:“刘璋是自取灭亡,怪不得老将军。主公早已答应了张任将军不会伤害刘璋。说实话让刘璋担任这个州牧实在是太难为他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让他处理一大堆的政务,将心比心,老将军要是刘璋,你又会如何?”

“这……”严颜只到刘璋不争气,败坏刘焉留下的基业,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罗灵风脸上露出微微笑容,道:“正是因为刘璋自己没用所以他才会自暴自弃,沉迷与酒池肉林之中。对他来说,西川是一个包袱,一个他背不起的包袱。只是这包袱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他背不起也得背。这时,如果我们帮他背起了这个包袱,也就是说,帮助刘璋镇守西川。那刘璋的包袱没了,他会过的更轻松,更自在。这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种解脱。所以我认为老将军不应该觉得有愧与刘季玉或者是刘焉。”

严颜有些明白了罗灵风的话,自己的心中一直觉得有些对不起刘焉。现在心中的那一些愧疚感,渐渐消失了,心里也舒服多了。

一旁的沮授是看的目瞪口呆,罗灵风在西川所做的一切,或多或少,他都知道一些。也不得不佩服罗灵风的脸皮之厚,明明是来抢别人的土地。话一到他口中一转,就变成了为刘璋解脱。而且还说的字字珠玑,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信服。

朱提郡下,杀声震天,鼓声如雷。一支军队在西城门摆开阵势。当先一员大将,正是刘备军的先锋大将甘宁。

甘宁冷眼望着朱提郡冲出的一队士兵。掣马上前道:“巴郡甘宁,甘兴霸在此,汝可赶与我一战。”

“有何不敢?吃我吴懿一刀。”吴懿纵马抡刀冲了过来。狂野的一刀,借著马的冲力更是雷霆万钧。这一刀直斩甘宁的胁下。刀法似虚似实,刀尖晃动,随时都可能变招。

甘宁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一翻腕浪苍锁链呛啷啷响直响,也不甘示弱的迎了上去。浪苍锁链在甘宁的手中有如他的臂膀一样,灵活,刁钻。

两将纵马交错,龙争虎斗,战至三十回合。甘宁浩瀚磅礴的气势越打越强。相对的吴懿却是只有苦苦挣扎之力。

吴懿并不是蛮夫,他还要守住朱提郡,他知道自己不是甘宁的对手,在战下去有死无生。他怒瞪双眼,奋力连劈三刀,领军退回城中。甘宁追至一半,便被城上的箭雨射退。

刘备军在一天之内连续发动了六次攻城,都被吴懿打退,以失败而告终。

三天转眼过去,刘备军在这三天中,又发动了几次攻城,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朱提郡北城城墙上,吴懿望着五里外刘备军的营寨心中不禁一阵心慌,好象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

这时,一个人影由远至近。吴懿眯眼眺望,见来人是一位身穿刘备军服的战士。

不久,那人已经到了城下,对着城上的人大声喊道:“吾乃征西将军帐下的一员校尉。今日奉主公之命,前来下达战书。”

吴懿皱了一下眉头,让士兵放下竹篮。打开信一看,就见信上眉头皱的更紧了。

王甫这时也来到了城上,见吴懿一副苦思不得岂解的神情,上前问道:“怎么了子远(吴懿字),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吴懿将信递给给王甫。

王甫一看,笑道:“这有什么好发愁了,不就是十日后,刘备军打算不记伤亡的向朱提郡发起攻击吗?有什么了不起的,现在朱提郡中粮食充足,朱提郡的城墙又高又厚,刘备的士兵在没有余粮的情况下支持不了多久。”

吴懿闻言觉得有理,但是心中还是觉得有些不自在。

刘备军大营内。

刘备对着身旁的罗灵风问道:“灵风,你的计划是什么,说出来听听。”

罗灵风微笑的说:“就是诱敌之计而已,我军先掩一军前往朱提郡以北的地方待命。在全军撤离此地,潜伏在数里之外的山坳中。时日一久,朱提郡中的守将必然会怀疑。便派出的斥候前来探察。发现我军是空营后。他们的第一个反映就一定是中了我们的‘惑敌之计’。真正的大军已经过河,向成都攻去。到那个时候,无论如何,吴懿一定会派兵前往成都相救。就算是他知道是计,也不得不领兵相救。那时我军以逸待劳,定可破吴懿大军。吴懿大军一灭,朱提郡必降。

刘备点了点头,问道:“灵风认为何人合适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