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入主中原 第五十六章 大将军

三国王者 天豪 1600 字 2022-09-20

第五十六章 大将军

孙灿闻言微微一叹,荀攸说的确实不假。

袁绍此人虽说气量狭小,但是在世人眼里却是宽怀大度,况且,他为人骄傲自大,重视名望,曹『操』投奔于他,正是他借机扬名的大好机会,依照袁绍的『性』格他焉能放过?

因此,袁绍杀曹『操』的机会几乎没有,不但不会,反而会重用于他,以次来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

当然,袁绍不会傻到让曹『操』带兵,但也不会弃他于不顾。

当一个谋臣那是必然的,到那时既有关羽、夏侯兄弟为袁绍任先锋,又有曹『操』、刘备为谋士,还有七十万大军为后盾,如此强悍的阵容谁人可挡?

孙灿沉声道:“孟德志比高天,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岂能屈膝于袁绍之下。 ”

荀攸依旧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样,说道:“袁绍何等人,不言自喻。 我主雄才,自是能在屈膝于袁绍之下。 但是,我主可忍他人所不能忍,受他人所不能受。

将军熟读古籍,怎能不闻勾践喂马,尝粪,高祖卑辞言好,韩信跨下求存等典故。 ”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攻打越国,大胜越国,将越王勾践带到了吴国,给他喂马,夫差每次坐车出去,都让勾践给他拉马。

勾践饱受欺辱,有次吴王夫差得病,勾践竟主动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感动夫差,终于放他归国。 最终,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消灭了夫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而高祖刘邦也因率先攻入咸阳,而引起项羽不满,为了保存实力,亲至鸿门,卑辞言好。 后来。

刘邦发愤图强,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逼』迫项羽乌江自刎。

韩信跨下求存也是一个典型的能屈能伸的例子。

荀攸提出他们三人显然是在说如果孙灿不留给曹『操』一条后路的话,那么曹『操』将效仿古人“安身立命”的理念。 保留有用之身,借助袁绍地力量消灭孙灿,然后在待机而动。

孙灿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完全泡汤了,曹『操』此举动确实让孙灿不敢轻举妄动,荀攸说的非常清楚,自己在贸然出击,不但不能消灭自己的心腹之患,还可能让自己的心腹之患跟目前的劲敌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将自己『逼』入死地。

他现在在脑子里考虑一件事情。

如何才能让自己取得最大的利益:如今的情况已经非常明了了。 纵然自己不情愿,明知放虎归山,曹『操』也不得不放。

但曹『操』和自己一样,非常讨厌那些生在名门大族,却无任何本事地人。

他表面上的袁绍的朋友。 但在心里却非常的看不起他们。 不到最后的绝地,他是不会投奔袁绍的。 只要不将他『逼』入绝地,自己还有实力跟对方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