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防守反击(月票能上九五乎?^_^)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5532 字 2022-09-20

他现在才知道,作为公主大婚,驸马人选的主选官,头一天亲自出面,只是例行公事,鳞选驸马虽不至于过五关斩六将,整个筛选过程也得有个六七遍,才能筛选出一些杰出者,【】进入第五围名单,那时才需要他和另外两位选官做最终选拔,选出三人入宫。这三人中,将有一个成为永福公主的夫君,而另外两人将被保荐入太学读书,再出来就是太学生了,算是得个安慰奖。

既如此,他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天天去摇拨浪鼓,三位主选官全把鳞选事宜交给了手下人员,自已各忙各的私事去了。

“请国公明示”,杨慎欠身接过高文心递来的果盘,含笑道:“下官惶恐,谢过夫人”。

高文心一身新娘子的喜庆衣裙,红红如火,艳如石榴,眉梢眼角尽是新嫁娘的温柔风情。她抿嘴儿一笑,说道:“你是老爷的知交好友,进了府门,不必拘泥于官场礼仪”。

说完含情脉脉地看了杨凌一道,微微一福道:“老爷,妾身去夫人那儿看看大人,先退下了”。

“去吧去吧,你们几个别惯他毛病,老抱着老抱着,结果现在不抱着就不肯睡觉,偏偏除了那两个老妈子,就是躺我怀里睡的香,据雪儿研究,说是我的胳膊比你们粗,枕着舒服,他是舒服了,那我不是要活活累死?”

高文心掩口而笑,又向杨慎颔首为礼,盈盈退下了。

杨凌呷了口茶道:“第一件是关于兵部。前些ri子传出我的死讯,京中的秘探传回的消息,刘宇有所动摇,曾向刘瑾示好,有意投靠,这个人功利心到底是太强了,此番我退了下来,难保他不起异心。”

杨慎拈起一枚果儿轻轻含入口中,含笑道:“国公只需将计划透露给刘大人知道”。

杨凌缓缓摇头道:“刘宇并非我在官场上的盟友,人人皆知他是我的同路人,而且是仅次于焦阁老、权位最高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总是两面三刀,见势取舍,必然对其他人影响甚大。我准备由他去了,况且内厂已经被掏空,刘瑾早晚会发觉,如果没有刘宇这样有份量的人真心投靠他,他对我让权之举必定会生疑”。

杨慎目光一闪,醒悟道:“国公调杨一清回京,原来是这个打算?兵部里兵部尚书主管所有事务,而将领升迁、降职具体由左侍郎负责提出人选,再由吏部做出最终决定上呈皇上,现在由杨一清做兵部左侍郎控制军中将领迁降的人选,再有我这个吏部给事中监督着吏部最终决定迁降的人选,那么刘宇就算投靠了刘瑾,能发挥的作用也有限了”。

杨凌笑道:“正是,刘瑾一直着意取媚皇上,没有犯下必杀之过,你说的对,如果我和他一直朝争不断,满朝文武分成两派,这样斗上几十年,朝廷必定元气大伤,恐怕花上一百年的功夫也未必恢复的过来。

长痛不如断痛,若纵他为祸,自取死路,由得他违法政,败坏朝纲,待收集到足够扳倒他的证据,再一举歼之。别处得,兵部却不得。兵部掌着天下兵马,我调杨一清回京,就是要加强兵部的实力,以免为刘瑾所得

天下大,尚可大治,若是军队也了,朝廷失去了保障,一旦此时出了大事,那就大而不能大治,纵是管仲乐毅复生,也没有妙手回春的办法来收拾这个摊子了”。

“嗯,国公所虑长远,朝政在刘瑾的把持下,本来就乌烟瘴气,靡烂不堪,索xg让它彻底溃烂,然后削去这块腐肉。不过军队将领如果随意迁调,整治起来就不是一时半晌了,如果这时发生战,大人的除jiān妙计就要胎死腹中,难以实现了”。

杨凌叹道:“是呀,有备无患,预防万一。其实不止是民变,如果任由刘瑾在所有衙门胡搞,恐怕军队自身就要起了暴了。前些ri子我接到消息,辽东有两卫官兵暴,吓的卫指挥逃之夭夭,起因竟是军饷发不出来,最后上边拿出两千五百两银子,暴才平息。区区两千多两银子,就能引起这么大的动,为了防止士兵反弹,辽东卫所甚至不敢追究暴者,有鉴于此,我对兵部才不敢大意”。

杨慎微微点头,不过他是文人出身,说实话对于政治,‘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这句朴素真理,他也不能理解。在杨慎的心里,也不觉得那些没什么头脑的大兵会酿成大害,他关心的主要还在朝中,在于把持政策的文人。

于是杨慎避开话题,问道:“不知国公所虑之二是什么?”

杨凌道:“自然是速战速决,那些墙头草投靠刘瑾,我并没有阻拦,这些人的归属,完全取决于一个势字。谁能造势,谁的势大,他们便投向哪边,完全没有忠心和立场,所以这些人根本难成威胁,我自然有办法在收集到足以扳倒刘瑾的证据时,轻而易举地把他们再拉回来,现在由得他们去攀附,反而能够助长刘瑾的气焰,更利于我们的计划。

可是这里边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不能太久,半年!顶多一年!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还不能对刘瑾动手,他的势力就会稳固下来,再动他就难了,我们的‘姑息养jiān、一击而杀’计划必然成为一个泡影。

刘瑾手下两大智囊,张彩为人机jg,不会做太出格的事;张文冕因科举不中,xg情偏激,其实这人对于官场fubài真的很憎恨,不过他的激进,注定了他只能处处树敌,而且他到底是个秀才,眼界不够远大,若让他做一府一县的幕僚智囊足矣,为刘瑾献计,却难当大任。

要让刘瑾越走越远,越干越出格,尽快自已踏上黄泉路,他还需要一个好帮手,可是这样的‘人才’难寻,而且也不易取得刘瑾的信任,我还在物sè当中”。

杨慎目光一闪,忽然微微笑了,他坐直了身子,轻轻掸掸袍子,微笑道:“下官举荐一个人,不知国公意下如何?”

“什么人?”

“青城狂士卢士杰!”

“青城狂士?”杨凌忽地想起那个狷狂自傲穷摆谱儿的蜀中名士,夸夸其谈讲什么以琴曲悟出治世良策的卢士杰来,这个人眼高于顶,不切实际,就算用他来辅佐一位名君能臣,若依着他的主意来治政,也只能好心办坏事。

让这位仁兄去祸害刘瑾,他都不用起坏心事儿,直接按照他‘忧国忧民’的远大包袱,就足以把害死了,可是他这样重要的事,他能靠得住吗?

杨慎正sè道:“国公爷,卢兄为人狷狂、目高于顶,这是他的毛病。但是人无完人,卢兄的才学确实既博而深,只是他不象我和朱让槿从小生长在官宦人家,对于朝政耳濡目染,再与所学一一印证,才能有些心得,所以不免显得浮华不实了。若是让他经过一番磨励,未尝不能学以致用。

卢士杰xg情狷狂,但是德xg品质却是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而且他虽表现的淡泊名利,可是空负一身才学,其实他也很想有所作为。如果能有机会为国除jiān,我相信卢兄会屏弃与大人的前嫌。

卢兄居于青城,却是陕西人氏,刘瑾极重视乡谊,而且卢兄在巴蜀、陕西一带名气甚大,所以他是最好的人选,无论是才气还是关系,都能迅速取得刘瑾的信任和重用。恰好我赴京时曾修书给他,请他赴京游学,算算ri子也快到了,如果大人觉得可行,待他来了我可与他一谈”

杨凌沉吟不语,杨慎道:“如果国公还不放心,我便以私人名义相劝,并不透露国公的计划。以往与卢兄交往,谈起古之才子书生意气,用智计才学为国除jiān的事来,卢兄常常击节赞赏,钦佩不已,我想只要我开口,卢兄必会欣然做这以身事贼、纵贼取祸的义士!”

“此人靠得住?”杨凌徐徐问道。

杨慎知道他想起了朱让槿,不由苦笑一声,沉默良久才缓缓地道:“大人既信得过我,何必疑于卢兄。让槿他他太过偏执,故作姿态是为了掩人耳目,但是卢士杰则不然,他的狂傲只是令他屡屡得罪人,名气虽大,并无丝毫好处,此人决无贪利之心”。

“好!那么,便请这位青城狂士出马吧,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暂以个人名义,劝他诱贼为祸、使刘瑾结怨于天下自取灭亡吧。我们走的是险棋,一步错,步步错,关乎江山社稷、万千黎民,还是小心些好。”

皇上散了早朝就匆匆赶回豹园去了,他要和唐一仙在飘雪的冬季大婚,如今正亲手设计、忙碌着自已的亲事,很少住在宫中。

皇上一走,刘瑾也乘着小轿出了宫,回了自已的豪宅。

换了一身熏香的袍子,正要往身上喷洒点香料,张文冕急勿勿地从后院儿赶来,刘瑾只得放下自制的喷壶,有点不耐烦地道:“有什么要紧事么?”

张文冕一揖道:“刘公,听说您今儿请旨要盘查天下军民府库钱粮、各边年例银、盐引、军器、乃至夫运、柴炭?”

“不错!”刘瑾沾沾自喜地道:“彻底清查,有贪腐公款,浪费税赋的,查出一个办一个,不管多大的官儿,不管是谁的人,该赔的赔、该罚的罚、该充军的充军、该杀头的杀头!

这些事儿,六部的官儿哪有不沾边的,只要风声一放出去,那些屁股不干净的就得乖乖来投靠咱家。而且只考核京官政绩,那是明显在整杨凌的人,来个全国大清查,就不显山不露水了,而且也能干出些政绩,叫那些满口道德文章的读书人看看,我刘瑾主政,也是很有些本事的”。

张文冕埋怨道:“刘公,您有这份雄心壮志,那自然是好,可是听说您把这差使派给了户部和刑部,他们现在还不是咱们的人,明着顺从公公您,暗地里还是听李东阳、杨廷和的,他们能诚心给您办事儿么?要是敷衍了事怎么办?公公的一番心血不就白费了么?”

“这个”,刘瑾也有点儿烦,投靠他的人是不少,可是能够交付大事的却不多,司礼监到是有许多亲信,可是刘瑾并不大愿意任用太监,各地的镇守太监他也是没办法,才竭力拉拢,司礼监的那帮货sè他又不是不知道,让他们搜刮民财行,哪有一个会办事儿的呀,把他们派出去,那不是坏了我刘瑾的名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