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124章

季司令听得感慨不已,摸了摸秧宝的头,赞道:“我们秧宝有颗赤子之心。”

秧宝没听懂,懵懵懂懂地看着他,笑道:“是爷爷、伯伯们的手艺好,我才能卖得高价。”

“嗯,九月份花城有个国际交流会,秧宝可以挑选些精致有特色的工艺品,让你爷爷带你过去参展。手续方面若是不好办,让你爷爷跟我身边的小李联系。”

秧宝对展会什么的不了解,闻言点点头。

从小花园回去,季司令想着秧宝的话,久久难以平静,半晌,他拿起电话,打去了棉花胡同34号。

颜东铮接的,他和沐卉没陪苏老出门溜弯,用过饭,略坐了会儿,就回来了。

这会儿刚到家。

“东铮,你爸在吗?”

“您稍等。”捂着话筒,颜东铮朝东耳房唤了声,“爸,季司令找你。”

颜明知应了声,过来接过话筒。

寒暄了几句,季司令道:“我听秧宝说你们跟港商接了几笔定单,利润极为可观,凤山村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颜教授,我想请你就此事,写一篇报道。”

颜明知略一沉吟就应了,说实话,这一趟,他的体会更深,感触更大。

诸多思绪翻涌,下笔犹如神助,颜明知一口气写了十多页,多次删减后,保留了三页半。

这篇报道,转天就被季司令递了上去。

为此,上面就此事,派人过来,让颜明知陪他们去了趟凤山村,见了还在沪市的小雅、旧货商店的范主任,胡同里的卫大娘。

转眼到了七月。

五号考完试,秧宝和竟革就放假了。

期末考后,要跳级的秧宝还要再考两场,为此,这几天秧宝有点小忙。

到班级坐下,打开二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背诵了起来,早先她在大哥的教导下学习,只是认了认字,没做到全本背诵。

王研研拿笔抵了抵她后背:“秧宝、秧宝,告诉你个消息。”

秧宝无奈地回头问道:“什么消息?”

“杨圆圆老师要离婚了。”

“什么?!”秧宝和朱慧慧齐齐惊呼了声,“为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看向了王研研,左右的同学也看了过来。

王研研头一缩,忙小声道:“还不是杨老师只生了小囡一个,以后不能再生了。”

朱慧慧哼了声:“伟人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她婆婆倒好,重男轻女,还是大学教授呢,就这思想。”

“那,”秧宝担心道,“杨老师愿意离婚吗?”

“愿意吧,我听我妈说,从医院回来没两天,杨老师就提出离婚了。”

秧宝想想杨老师家的小囡满月,她和吴老师、王研研、朱慧慧带着礼物上门看望,她婆婆对杨老师和小囡不管不问,言语间,还怪杨老师小气,一个寿桃都不舍得给侄子玩,好了,她大出血,侄子被吓得一连做了半月的噩梦,把孩子都快吓傻了。

“她婆婆家没一个好人,”秧宝生气地嘟了嘟唇,“离吧,我现在有钱了,我帮她养小囡。”

朱慧慧、王研研齐齐翻了个白眼:“有钱,好了不起啊!”

秧宝抓抓脸,嘿嘿傻笑了两声:“那这么久了杨老师为什么还不离?”

“小囡的爸爸不愿意啊,”王研研道,“陈叔叔人还是不错的,听我妈说,杨老师月子期间家务都是他在做。”

朱慧慧跟着道:“我看,主要还是杨老师不舍得陈叔叔,他俩是自由恋爱,小学、初中、高中都在一个学校一个班,青梅竹马地一起长大,多好的缘份。”

“我妈说,”王研研低语道,“杨老师和陈叔叔都想分家,只是……咱们学校的宿舍住满了,陈叔叔那边也是,没有一个单间,啊敢分啊。所以,只能离了,离了可以去男女宿舍各自挤一挤。”

秧宝转过身来,双肘支在王研研桌上,捧着脸道:“为什么不租房住?”

“你以为房子是那么好租的,”朱慧慧对着天真的小家伙,无语地又翻了个白眼,“过年以来,你知道光咱们京市又回来多少知青吗?别说房子了,地震棚都租不到。”

“那、买个小院……”

朱慧慧气得手腕一翻,抬笔敲了她一记:“民生你都不关注的吗?每天七点的晚间新闻,早上的报纸都不看?”

这个秧宝还真不爱看,再说,她很忙的,早上要跑步,背英语或是法语单词,晚上要学琴、练舞、写大字,学国画等。

揉揉额头,秧宝委屈地撇了撇嘴:“好了,从明天开始,我让大哥给我讲讲一天都有哪些新闻。”

“现在房子很难买的,”王研研给秧宝解释道,“因为住房紧缺,价格一升再升,很多平反回来手握几套房的,都在观望,除非是急用钱,若则轻易不会出手。杨老师难产大出血,虽说会报销,可营养得跟上呀,这就是一大笔开支,再加上有囡囡要养……总之一句话,没钱。”

秧宝看着王研研双眼直冒小星星:“你知道的真多!”

王研研双层下巴一抬:“我是谁啊,八卦的传播者。”

朱慧慧嗤了声:“还不是听你妈说的。”

王研研瞪她:不揭台会死啊?

“吴老师来了——”

不知谁喊了嗓,秧宝忙把身子转回去坐好,接着方才的背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