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四章 中亚的风(三)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2360 字 2022-09-19

“哦。”

对旅澳华人来说,谢瓒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华侨中的航空先驱,后来回香港后就制造过飞艇,但后来却热衷革命而不是技术研究。现在重新回到拿手的技术工作,沈比利也为他高兴:“他是个好人。”欧阳楠有些闷气,虽说猎人中有的是脾气古怪几天几夜都不愿意说话的主,但沈比利这种仿佛什么都不在心上的却极少,暗想是不是年少丧父才导致的。

飞艇也发现了这支小分队,转了两圈后抛下一只传讯筒。

突击手骑马将传讯筒带回来,打开取出纸交给欧阳楠,比对译码本翻译完后他脸色微微一变,如同一只闻到血腥味的野狼拉开枪袋:“准备干活了,西面五公里,我们的一支部队被游击队缠住需要救援!”

这句话就是命令!

猎人们迅速向西,沈比利和大家一样在骆驼上做起准备。他使用的枪和欧阳楠一样,都是战前国防军向德国采购的g98精度步枪,采用国防军76251全威力弹药,安装蔡司4倍光学望远镜。为增强杀伤力还配发专用的钢芯子弹,这种子弹是德国k子弹的改进型,去年年底才突破生产技术。但由于加工难度和精度要求高所以产量还很小,只装备一些特殊部队。但威力极大,可确保击穿300米外的砖墙后再杀伤后面目标。除了步枪外,还配发了指北针、野战压缩饼干、9毫米民元式、卵状手雷和黄色块、睡袋等装备。

猎人小队并非普通步兵班。标准为15人。除2支g98狙击栓动步枪外,还有3支17年式改进型长枪管冲锋枪,2挺汉二型轻机枪、1支温彻斯1912特霰弹枪,6支18年式实验性半自动步枪和2支1917年式40毫米榴弹枪。

其中18年式半自动步枪和17年式40毫米榴弹枪是最新装备,且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只装备了猎人部队。前者是刘庆恩和发明世界第一款“费德洛夫1916自动步枪”的俄国枪械设计师弗格费德洛夫一起研制的,设计模板来源于杨秋早年拿出来的56式半自动步枪。欧战期间不少俄国技术专家都被邀请来华,费德洛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抵达并加入汉阳设计部后,觉得10发装弹的半自动步枪还是太弱,恰好当时汉阳开始研制新式冲锋枪,他发现32发双排弹匣设计非常巧妙,于是将其移植到步枪上,改固定弹仓为钢制模压双排20发弹匣设计。双排弹匣既能保证射击基线不至于过高,火力也更强悍,而且由于是单发半自动。后坐力远比他设计的自动步枪小,所以能继续使用威力较大的76251全威力子弹。

但这款枪目前还是试验品,猎人小伙子很“无辜”再次成为小白鼠。

至于17年式40毫米榴弹枪完全仿造越战美军使用的79榴弹枪。目前只有榴弹和霰弹两种弹药,由于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与掷弹筒相当,所以已经确定将全面替换军中使用的掷弹筒,与同样开始装备的60毫米迫击炮一起组成未来20年班组支援火力。

“比利我还差4次。”欧阳楠勾勾嘴角,竖起四根手指。

沈比利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因为自己的狙击战果是201次。扬起步枪看眼配合自己的新观察手,插上瞄准镜淡淡道:“袋鼠比敌人跑得快。”

“这是啥意思?”机枪手看看向前跑去的沈比利和观察手,很挑衅的靠近欧阳楠挠挠头。后者没好气的瞪他眼:“意思是老子不如他,打不中袋鼠。”

交战发生在未完工的土西铁路小车站附近。这条铁路于1910年开始建设,1915年说是修到了塞米巴拉金斯克。但实际上由于战争停在了巴尔瑙尔。这个交火的地方属于铁路西段范围,不过目前也早已停下来,说是火车站其实就是个斯拉夫小移民区,只有路基还没铺设铁轨和枕木。

三四百穷党游击队在一门75炮的帮助下已经围住这座未完工的车站,交火非常激烈,虽然无法分辨是那支兄弟部队被围。但从火力强度看应该是一个轻装步兵连,只有掷弹筒和轻机枪。

欧阳楠并未立刻进攻,而是先观察起来。十月革命后,这一带就建立了很多各式各样的苏维埃武装,其中大部分都是早期移民的斯拉夫人,还有格鲁吉亚、鞑靼、土耳其、德裔等,其中对西疆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东干和号称突厥后裔的突厥斯坦武装。前者引发了死亡数千万的汉回战争,后者是新疆最大的不稳定源头!这些人被穷党招揽后已经成为中亚战场的主力。

进攻计划很快制定完毕,依然是最典型的机枪班组战术,以机枪为引导从东面发起进攻,欧阳楠和沈比利负责远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