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最坚实的基础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1844 字 2022-09-19

顾维钧自信的侃侃而道:“不瞒您,回国之前我就考虑过国体的问题,还就此写过论文。在我看来,当帝王的土壤消失后,并不会立刻冒出共和的种子,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头上有片天,不是说那有多好,而是人类本身的惯性。所以袁世凯之前才会受到如此追捧,因为国民从心眼里害怕自由会破坏所有规则,会将我们的传统和文化践踏,他们需要找个强有力的人来填补空缺。”

杨秋好奇地看着他,作为后世来客这些理论他很清楚,但却第一次从这个时代的人口中听到,而且还是一位长期接受美国自由思想的年轻人,好奇地问道:“少川不怕就此产生独裁吗?”

“怕!所以我认为您可以削弱民党目前的所谓大佬,但请保留核心,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慢慢去经营,这样的话十年二十年后他们肯定会卷土重来,因为人是会思考的!也会对事务产生倦怠,当人民看腻了强人政治后,哪怕生活在好也会去想如果换个选择会不会更好,这就像天天吃龙肝凤脑,终有一天也是会腻味的。”

“我不觉得独裁有什么不好。”杨秋还没继续询问,慕容翰忽然插嘴道:“我们是个弱国,也是穷国,人口众多耕地稀少,国家资源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消耗后早就不再丰富。我们已经错过,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就连西藏、蒙古和新疆都敢蓄意分裂,就因为我们内部有太多的纷争掣肘和杂音!不能奢望欧美列强会怜悯,日本更不会愿意看到一个强盛的中国,因为亚洲容不下两个世界大国!所以我觉得应该学习第二帝国,用一个声音讲话,集中资源和力量来办一些大事,用鲜血和钢铁打出一片阳光下的天空!”

“颢玉偏激了,我知道你喜欢德国,也承认初期的集权可以让国家集中精力!我们这代人可以这样做,甚至第二代人也能接受,可第三代呢?第四代呢?总有一天会结束,与其到时候的悲惨,还不如早点放下。何况你没觉得那样会产生更多和社会问题吗?就像清室一样到最后连兵权都丢掉!”顾维钧看着好友的目光继续说道:“短时间内的确可以促发生产力的最大提升,但未来呢?缺乏制约资源会逐步集中到一小部分人手中,国民还不是一样享受不到好的福利?”

慕容翰坚持自见,说道:“可以立法,只要让全国上下都知道,法律高于一切,高于权力,那么就可以解决。”

“拟定法律的人呢?谁来监督法律的中立?”

望着这对私交不错的年轻人互相争执,杨秋反而觉得轻松了很多,思想是超越国界的,他们现在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在欧洲已经被讨论过无数次,而且就向两人都赞同的那样,至少目前只需要一个声音,将来没人可以预测。所以他洒然笑笑:“去工作吧,你们讨论的太早了,我们还没有完成国家统一呢。”

正如两人说的那样,民党经历了临时国会上高层陡然倒戈的诡异一幕后,引发了中下层的剧烈动荡,民党的报纸和记者每天都在质问,无数人都在揣测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由于民党在这轮政治博弈中几乎全军覆没,使得之前很多被宋教仁吸收进来,以为党派就像白莲教、红灯会那种组织,加入了就能好吃好喝的普通人开始退出。

随着孙先生、黄克强、谭人凤等人纷纷避居、民党元老层也开始褪色,大量杂七杂八的人退出后反而使得一些年轻人脱引而出,逐渐成为新生力量。

然而在这调整中民党损失也是惨重的,那些墙头草的议员看出民党衰败不可避免,纷纷退出加入了国社党,阎锡山等实权派更是第一时间宣布退出转投国社怀抱,即使战争中也没有例外。由于国社党建立之初杨秋就按照后世现代模式制定了严格而缜密的组织条例和草案,拥有自己的目标和纲领,又格外重视年轻人和技术,在农村地区因为执政后实施惠农政策一下子影响力遍布全国每个角落,短短几个月就是的国社一下子完成了控制国会八成席位的目标。

对杨秋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他做到了袁世凯和宋教仁都想做,却没有完成的事情,以党派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且可以最大程度避开国会制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