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海军和平衡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2714 字 2022-09-19

王光雄挠挠头,其实他也知道两艘驱逐舰存在很大问题。江南厂虽然进行了大改造,理论上等到14年全部改造完毕后是可以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因为美国已经答应向江南和湖北出售三台中型船舶机床、但从提供的型号和尺寸看,造军用舰船最大只能两千吨左右。因为军舰和民船完全是两码事,民船可以像搭积木似的用铆钉一块块组装起来,但军舰的龙骨因为需要更大强度和韧性必须一次成型,但江南和湖北目前都只有小型热处理炉,这种小炉子用来建造民船龙骨和小块特种钢还行,真正的舰用型号需要使用动辄上百米甚至数百米的超大型热处理炉,这种东西欧美根本不会卖!日本和英国结盟,日俄战争更是付出了十几万死亡的代价才买到一台英国淘汰的150米长超大型船舶机床和一套装甲钢热处理和淬火炉,就这个比欧洲差了整整一代的型号都被日本视为国宝。所以江南厂即使完成改造,也只能建造两千吨无装甲军舰。

简单说就是两千吨普通钢板的货色,和日本海军对峙的话绝对是一炮死。这种东西训练和技术储备还行。拿来打仗只能充当近海巡逻舰,所以杨秋才在建造两艘后就停止了后续建造。

“再等等吧,过几年日子好了多造些,十年内我肯定让你指挥真正地大军舰。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利用上海南洋水师学堂和目前军舰培养储备人才。我已经想好了,等肇和、应瑞和飞鸿三舰回来后,就以你的海容舰加三艘训练巡洋舰为骨干,再加永绩两艘驱逐舰和6艘潜艇一起改编为第二舰队。以雷州半岛的北海和钦州湾为基地训练人才,第一舰队会交给杨敬修,你心里要先有个底。”

王光雄还是有头脑的,立刻明白这个第二舰队其实就是杨秋准备绕开老海军打造的新舰队,这样做即可以避免第一舰队分裂,也可以培养属于他的人才。只是钦州湾那边还是荒滩,补给和保养上困难了些。除非能拿下最近的马尾造船厂,要不然也挺麻烦的,而且还绕不开英国的干涉。不过他没多说什么,因为以国防军目前的心气和影响力。福建和广东真要打也就是两三月的事情,所以杨秋既然要这么做肯定也考虑到了后勤问题。

越过主炮后,宋教仁和蔡元培正交舰艏甲板上一边看风景一边谈着什么,见到他走来立刻招招手。

距离上次两党联合才过去一个多月,但宋教仁看起来又消瘦了很多,依然穿着四川初见时那套西服,两边的口袋因为经常使用磨出了毛边,三十几岁的人鬓角甚至有了几缕白发。看得出这位有着非凡手腕,能把孙文逼得避走日本的天才政治家为了实现理想真是已经心焦力竭。

不过他自己却依然乐观。浑似没注意正在透支健康,指指远处的两艘巡洋舰。一点也没因为杨秋曾经打击民党势力不满,笑容和蔼道:“辰华真是为国家做了件大事,当初我们在南京时还担忧怎么养活海军,可你却一肩挑起重担辛苦了。”

一句辛苦让杨秋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流入了心田,暖洋洋的。这是这个时代的政治家和大人物们第一次正面看待自己,也有些感动:“海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纵观百年,西班牙、荷兰、英国甚至葡萄牙,全都是因为海军的强大而崛起!今日德国之所以能让英国都望而生畏,也是因为耗费十年之功打造出一支强大舰队的原因,而且我看过马汉先生的《海权论》,认为他说的很对,无海就无疆,所以让国家走向蓝水是杨某的毕生愿望。”

与国社党合作后,民党终于可以摆脱两线压力,这让蔡元培终于能以轻松的姿态审视面前这个年轻人的崛起过程。说心里话没疙瘩是假的,他毕竟是除北洋外民党最大的政敌,借孙武等人的行动飞速蹿升至今,到最后孙武和黄克强反而都被他搞得死的死,消沉的消沉,更因为他的存在,他们这些人才全线退出西南。

但静下心来细想,无论是谁都必须赞一句这个才23岁的年轻人,他能审时度势崛起于混乱之中这本身就非常难得,当初在北洋数万大军的压力下成功逆转更是震动国人。如果说这些还不够,那么从他登上三省巡阅使后对西南的规划,工业建设,新政实施等等方面都堪称典范,从章太炎几次给自己的信中可以管窥出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虽然外界把他称为刽子手,说他双手沾满了国人的鲜血,可想要深化革命成果谁又能免除流血呢?

两党合作后也未必会一直甜蜜,但至少目前他做的还算大度,但这并非说他已经尽善尽美,太过毒辣和激进的手段让很多人不寒而栗,而且他的政治手腕连宋教仁都很担忧,尤其是西南国社党一家独大更让人看到了独裁的阴影,所以也不免提醒道:“遁初说的很对,辰华不仅保住了我国的未来,更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现在全天下不知有多少年轻人希望追随你。辰华可要好好带领他们,年轻气盛、易冲动容易过头,给国家带来伤害就不好了。”

杨秋明白蔡元培这是在提醒自己西南已经隐现独裁的苗头。但他现在不想提这个话题,扭头问宋教仁:“遁初先生对此次会谈有何期待?”

蔡元培对他的态度也没什么不满,他这个独裁的确给民众带来了希望,要深究的话民党还真拿不出能和西南比的地区。唯一较好的江西却因为底蕴不足也举步维艰,广东有钱政治上却分成了几派。但西南的未来还是让他很担忧,这个年轻人到底会走向何方呢?宋教仁见他不想说也不好继续开口,虽然两党合作看似圆满。可其中的脆弱人尽皆知,加上现在两家最大目标是北洋,只要能借此机会给北洋上个套那就算成功,至于西南完全可以通过一点点渗透慢慢将民党势力发展进去,所以反而微笑问他:“辰华又想期待什么呢?”

杨秋越过宋教仁,双手撑着栏杆微微俯下身子,望着一望无垠的大海说道:“先生所想也是我所想。这个国家已经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无论如果我都想来试一试,大总统要是答应联合执政,保证西南政策不变杨某也是愿意交出权力的。”

旁边两人错愕的对视一眼。就连王光雄都张张嘴巴旋即又紧闭了起来,杨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几十万国防军早已成了一股新势力,会容得他放权去做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