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邬起不解:“什么意思?”

棉漆便组织语言具体解释了一番:“就是制作一颗超级巨大的荆棘树, 把深渊的黑暗一次性大量转移进去, 荆棘树的特性使它能吸收深渊的黑暗且转化成自己的养分, 按理说它没有上限,因此有多少就能吃多少。”

“虽然理论上可以吃下无穷无尽的深渊,可吃食这种事得慢慢来,一次性灌太多也会让荆棘树暴涨而亡,因为荆棘树吸收和转化黑暗的过程都是比较缓慢的。”

“前世那种极端情况下,邬起大人您的状态非常差,我们急需一种万全之策将您体内的深渊全都抽出来,消灭深渊的同时还要不伤害您的身体与灵魂。”

“所以我和玉衡联手,在荆棘树本身的基础上,又追加并仔细研究了一种冥族奇术。随后,在理论基础上……也只有理论基础上,我们捣鼓出了一种可以快速、大量、一次性吞噬巨额深渊黑暗的特异荆棘树种。”

“但这终究只是理论,最终在谢楷明及其势力的搅局下,我们没能把这个理想中的特异荆棘树种做出来,也错失了挽救前世那个世界的最后机会。”

邬起听明白了,他点点头,难掩心中激动:“所以是有办法的,用那个所谓的特异荆棘树种。”

“没错。”棉漆停顿片刻,继续道,“而且事实上,关于这个特异品种,我现在已经在做了。”

棉漆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消息,邬起惊讶道:“你已经在做了吗?”

“是的,防患于未然。”棉漆说,“毕竟那是前世我们绞尽脑汁、前后做了许多努力才研究出来的理想,即使重启世界,我也认为这个理论作品有必要被我付诸实践。”

“因此从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在不断实践培育这个特异荆棘树,并且把它的雏形完成了。”

“太好了!”邬起有种遭遇暗室逢灯、雪中送炭、在正正好非常需要时就有人送上救命良药的奇异心情,不免激动说:“那现在就可以使用它吗?”

说是这么说,然而邬起心里也有预感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果不其然,棉漆下一秒就否决了邬起的期待,棉漆道:“不,虽然我正在制作这棵变异树,但我依旧未能完成它……我缺少一些东西。”

“缺少什么?”邬起也懒得纠结,直白地提问,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再加上棉漆又那样配合,邬起没道理不去行动。

棉漆没有回答,思考了好一阵子,最后只对邬起说了一个字:“水。”

“需要水。”棉漆顿了顿,接着说,“非常非常多的水。”

棉漆提到这个,邬起顿时想起刚刚在异化林外面、那些魔军守卫说的那些话了,不仅邬起想起来了,旁边天权也跟着搭腔,瞠目结舌道:“所以这就是你挟持全魔界所有魔族的性命,不断榨取水源的最终原因吗?”

“没错。”棉漆扎实地点头,“我培育的这颗异化荆棘树,它需要非常非常多的水才能成长,当它长到能顶破魔界的天际,横跨归墟世界五大界的时候,就是它成熟之际。”

“到那时候,归墟世界就不再需要某个「主角」的牺牲来作为世界的补丁,这棵树毫无疑问能取代「天命之子」的地位,成为归墟世界真正的「支柱」。”

“此后,归墟世界将不再担忧被深渊吞噬破灭的结果,可以长久的发展成长下去,获得良久的和平……当然和平不可能永存,至于以后会出现的新问题,就交给那个时代的后人们去烦恼好了。”

天权并不怀疑棉漆能否成功,他单纯为棉漆的想法而惊叹,他目不转睛看着棉漆:“你一个小小树妖,居然在背地里为了这个世界做出了这么多努力!我学识不好,想不出多少美好的形容词,不过我要称赞你,你太厉害、太伟大啦!”

棉漆轻轻摇头,皱眉好笑道:“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只是好不容易从以前那个破灭的旧世界逃出来,来到这个新世界,还不想没轮回几次就成为归墟世界的陪葬品而已。”

“维护世界,是每个生活在当下的生命们的职责。”

“另外……”棉漆又看向邬起,“也是为了解决遗憾,前世没能做到的事情,我不想再次让它成为我的心魔。”

邬起读懂了棉漆言语背后的深意,他身形放松,对棉漆:“你们为我做过的努力,我邬起当真感激不尽,无以为报。”

“但感激的话我也不想多说,说再多也抵不过行动有诚意,所以……棉漆,你现在需要水,对吗?非常多的水。”

“是的,水。”棉漆为邬起和天权大概解释了一下变异荆棘树的工作原理。

简单的说,荆棘树一般都是通过吞食深渊的黑暗毒素来成长的,由于荆棘树本身的特性,它们已经无法利用其他常规食物来作为营养来源了,只能吃深渊毒素过活,吃的深渊毒素越多,它们就长得越大。

只要有足够的深渊毒素,荆棘树便可以一直成长,寻常的树木只要条件恰当资源丰富,那都能活个千万年。荆棘树更甚,它们的寿命没有上限,它们的死亡全都是因为外界因素。

而且有趣的是,死亡后的荆棘树也不会造成深渊毒素的污染,荆棘树尸体上残留的深渊毒素都是被它转化过的,没有任何攻击性和传染性,也丧失了蚕食灵魂的特性,变成了一种相对安全的「毒素」,乃至以后说不定可以拿这种安全毒素来开发其他用途。

但荆棘树吞噬深渊之毒的速度是有限的,尽管它们吃的不算慢,却也远远谈不上快,再加上吃完毒素后还要一点时间转化消化才能方便进行下次吞食,因此清理深渊的效率,总的来说还是太过缓慢。

棉漆要解决的就是这个效率太慢的问题,他最开始想到的是以数量取胜,一棵树的效率的确慢,一百棵树怎么说也能加快不少,那一千棵,一万棵,乃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