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清平岁月(58)三合一

并不曾!

她摇摇头,“就是想娘,想外祖母了!”

重活一回,却没了娘亲。现在想来,知道的多,知道未来真的好吗?最好的日子,其实还是娘亲在的日子。有娘就有依靠,有娘就什么也不害怕了!

徐氏被这话说的心里酸酸的,“你娘没福气。”

是啊!丈夫死了是没福气,丈夫没死她先死了,这也是没福气。倘若人生还能重来,她别的不求,只求爹娘都活着,都安康,能陪她到老就好。

徐氏摩挲着外孙女的脊背,“你娘是个狠心的。扔在咱们婆孙二人……”

不!我娘才不狠心……我娘死的不清不楚……这个仇总还是要报的!

对父亲,她始终无法全心全意的信任,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他深爱母亲,跟二舅兄弟情深,可母亲的死……父亲有没有责任?

英姐儿在心里苦笑,想再做一个单纯的孩子,怕是做不成了。这么想着,就起身,“外祖母礼佛可被我给搅和了……要不您继续,我去小舅母那边去瞧瞧……之前小舅母还叫我来赏花,那天家里有事,我都没来。我得去跟小舅母告罪去!”

“告什么罪?”徐氏摸了摸英姐儿的脸颊,“你小舅母哪里就会怪你。去吧!不拘着你,如今,那几个丫头那边且热闹呢。你很该住过来跟姐妹们一道儿……”

“那我就住下了!”她往出就走,“外祖母,我带了点心。您跟姨奶奶用点。”

英姐儿一走,吴姨娘才端了点心进来,“您尝尝,还是温热的。”说着,放下点心,就亲自去泡茶。

徐氏摆手,“你也吃吧。那活儿叫丫头们去做。”

吴姨娘只笑,手上却没停。

徐氏咬了一口翡翠油卷,带着几分怅然,“这孩子……有心了。都是她娘爱吃的。只怕这是想她娘了!”

吴姨娘端着茶过来,“这次我倒是瞧着,眉间的郁气像是散了一些了。不管为什么的,这都是好事。常过来,跟咱们家的孩子处处,以后也有个照应。”

徐氏这才带着几分笑意,“你也看出来了?我也瞧出来了。这人啊,不怕哭,就怕哭不出来……你瞧这孩子看着是欢欢喜喜的,可那是不是欢喜,我心里有数。这次虽是哭了,可哭了好……哭了有些东西就散了……人啊,活在这世上,有时候就怕活的明白……糊涂点好,别什么都那么追根究底的。凡是想弄的明白的,都过的不会多顺畅……要是我跟英姐儿一个性子,又是夫家,又是娘家的,这样的境况,早夹在中间被逼死了……若不是我糊涂,又怎么跟老爷生了这么几个孩子……现在,老爷躺在那里了,我……其实还是我……”

吴姨娘沉默了半晌,这才附和了一声:“您说的是……”

英姐儿去见林雨桐的时候,久儿正拿着医书站在林雨桐的边上,有病例拿着书上的记载方子对症下药,好似效果并不好。林雨桐正跟她说这个呢,药典药方也有需要订正的地方的。正说着呢,外面禀报说,表小姐来了。

话音才落,英姐儿的声音就已经传来了,“舅母,英姐儿请罪来了!”

“进来吧!”林雨桐笑了笑,“你这孩子……请什么罪。才说打发人去看看,看你这是怎么了?家里是不是出事了,还是身体不方便……”

话还没落下,英姐儿人已经进来了。她看到久儿一愣,然后视线就落在久儿手里的书上。她随即便一笑,“原来久儿是跟着舅母学医术呢?以前我怎么不知道舅母会医术……”

“有几个习武的不懂点基本的医术呀?”林雨桐接了一句话,就叫了英姐儿到身边来,“可是家里有事给绊住了?”

“那倒不是!”英姐儿低声道,“原是小日子来了,我不太想出门……”

林雨桐也就不深问了,看久儿,“你之前说的很对,不下手治病,是练不好医术的。这样……汇慈庵了缘师太跟咱们家很有些交情,回头我给她捎信儿,你过去住几日,庵堂里月月总有妇人去求神佛消除病患灾厄,你去多上几次手,多见识见识,是比关在家里背书强。去吧!那边给了回信儿,我就送你过去……”

久儿眼睛亮晶晶的,“我会整理病案,回来给娘看。”说着,就行礼退了下去。

英姐儿便笑,“大舅请的先生不是已经到了吗?我估摸最近也要进学了。久儿不跟着学刺绣,学礼仪规矩吗?”

“刺绣这种东西,有人学了是为了锦上添花,有人学了是为了谋生求存的……久儿有医术傍身,不需要在这些事上费心思。那丫头身上的小零碎,没有一件是她自己做的。给府里的丫头婆子瞧病,不要钱,但这些绣品从来也没断过。人嘛……不一定非得学精学会,只要擅长一样,就不错了,贪多嚼不烂嘛……至于规矩,大面上糊弄过去就行了,太守着规矩了,就把好好的良才给毁了……”

“那我愿意来跟着学规矩!”英姐儿马上接了一句。

林雨桐就笑,“你啊……是得跟着舞儿和柳儿学规矩的。你跟其他三个可不一样!”

啊?

“舞儿柳儿要学规矩?”英姐儿讶异,“您不是之前说,不需学规矩的吗?”

这得分人呀!

“舞儿柳儿自己给自己先背上了规矩,可她们心里的规矩,都是她们自以为的规矩,再不好好教,就走偏道了。”林雨桐点了点英姐儿,“就跟你一样……容易走偏道儿……”

英姐儿一愣,不由的小心打量小舅母的神色,不知道她这话是不是意有所指。

她像是随意的问道:“我哪有走错道了?”

林雨桐只轻笑一声,“走错道的人从来不知道自己走错道了……可往往是走远了,发现走错的时候已经晚了……”

英姐儿心里咯噔一下,这话不正跟自己眼前的处境一模一样吗?

她想追问一句:“若是走错了怎么办?”可是话到嘴边还是没法说出来。小舅母很聪明,很精明,她能知一而晓十,万一她开口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自己有点应该怎么回答呢?难道要说,我是先知……我知道未来将要发生什么……这太扯了!重生,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秘密。便是至亲如父亲,也是绝对不能透漏的。

于是,她便笑了一声,“我娘说,错了没事……只要及时改正就好……”我已经知道我错在哪里了,自己就像是刻舟求剑的人,知道得用变化的目光看人,那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更何况,佛家还说,回头是岸呢!只要我想回头,那就总有岸的吧。”

说着,不等林雨桐说话,她就起身福了福身,“我去找表姐表妹玩……小舅母,我晚上在这边吃饭,想吃小酥肉……”

“好!给你做。”林雨桐没留人,看着她去了。

她不是个真正的孩子,若是孩子还能教。她是个成年人,比成年还成年的人,这样的人性子定格,上辈子一定经历的多了,心有执念。再有,对重新这样的机缘,她不敢叫人知道,这样的心态林雨桐能感同身受。因此,更没有勉强。人家都说了,她知道错了,且在改正错误,也想着回头总有岸的事,你还要说啥呢。

她最近没时间关注这事,因为岑家要回南边去。跟岑家的亲事,最好是在岑家夫妻在京城的时候能尽快的定下来。

要保媒,林雨桐请了路六爻家隔壁那个参将的太太,也算是给路六爻一个面子。请了这位太太去顺王府提亲。这是跟顺王家拉上关系的机会,那边特别积极。那家的女人也能说会道,说话有分寸,又不惹人厌烦。这主要是为了替两家来回传个话的。而为了表示郑重,四爷还请了另外两个媒人,一个是贺家的老太爷,一个就是许时忠。

贺家不能推辞,莫说这是金家的事,就单轮跟金家是姻亲,这事也得管。

这老爷子见四爷亲自登门了,心里就一动,“不知道还请了何人?”

四爷就说了:“我大姐夫,他是孩子的姑父,也就劳动外人了。”

一件私事,愣是将朝中两党拉在一块,去的又是顺王府提亲。这算是把朝中的三股子势力朝一根绳上在拧,告诉上下一众人等,叫大家都看看:朝中诸公,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