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零七章 金榜题名入圣殿 书院气象启新篇
考试结束的钟声余音仿佛还在庭院中回荡,紧张的气氛却并未立刻消散。学子们从考场上陆续起身,脸上带着或释然、或疲惫、或忐忑的神情。试卷被书吏们收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等待审判的凝重。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
学子们并未被允许离开,而是在庭院中指定的区域休息等候。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讨论着刚才的考题,交流着自己的答案,时而发出几声惊叹或惋惜。
“那经义题,‘明明德’与‘亲民’的关系,我按朱子集注答的,不知是否稳妥?”
“策问题太难了!苗疆土司之事,牵涉甚广,我只略谈了安抚教化,怕是浅薄了。”
“诗赋题‘夏日晚晴’倒还寻常,只是时间仓促,未能尽善。”
陈彦、赵修远和柳云卿也聚在一处古柏的荫凉下。赵修远轻轻揉着有些发酸的手腕,叹道:“这岳麓书院的考核,果然名不虚传。经义要求新见,策问直指时弊,若非平日有些积累,怕是难以应对。”
柳云卿点头道:“确实如此。尤其是那策问题,若非修远兄平日与我等常论时政,今日恐难以下笔。只是不知结果如何。”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
陈彦相对平静,安慰道:“师兄,云卿兄不必过虑。我等已尽力而为,静候结果便是。书院重真才实学,自有公断。”他心中对自己的答卷虽有把握,但也知山外有山,不敢妄自尊大。
等待中,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缓缓移动。不少学子紧张地踱步,或频频望向那扇紧闭的、通往内院的大门。
约莫一个时辰后, 那扇门终于再次开启。先前宣布规则的老者,在几名执事的陪同下,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他手中拿着一份名单。
庭院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老者和他手中的名单上。空气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