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当然!我们大王最是爱民如子,特别体谅咱们百姓之苦,知道咱们平民百姓家里供读不容易,颁布了很多优厚圣旨呢,你们外面来的儒生只是住宿不给钱,我们本国儒生食宿都免费!不过这只限朝来楼,别的酒楼客栈不行。”

何子博等人非常欣喜:那也非常好了,这朝来酒楼一看消费就不便宜。之前只知道秦国重视寒门,没想到是这般重视,他们真是来对了。

见众人神色,小兵胸膛挺得更高,炫耀科普,“我们秦国还有很多好的地方,时间有限就不一一跟你们说了,你们可以去书肆买一本《游客须知手册》,那上面有很多注意事条例和风俗忌讳,对于第一次来咱们秦国的人很有帮助。”

还有这玩意儿?

众人眼睛又是一亮,出门在外最怕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出远门一般都是在当地寻个油条子,也就是现代的导游之类人,带路领头,以免触碰当地禁忌风俗,没想到秦国还专门有这种书卖,名字也通俗易懂。

“何兄,看来我们真是来对地方了……”

风尘仆仆何子博与几位同窗朋友望着面前的酒楼,脸上皆是露出一种找到归宿的神情,心中的郁郁不得志之气在此刻烟消云散。

☆、我们是包土包子

第178章 我们都是土包子

何子博只是姜国很普通的农户子弟。

他家境和所有乡下人一样贫穷, 但由于他父亲是在大户人家干过活的人, 见识比较广, 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儿子愣是勒紧了裤腰带把孩子送去私塾,并且没有再生其他孩子, 一心一意将家中的资源都给这个孩子。

而何子博也不负家中所望, 是块儿读书的料子。

只是由于没有家世背景,终究没能大出息, 满腹才华没处施展, 只能在县城给那些小士族做点杂事,没有前途但生活也比常人舒适,不上不下的混日子。

可但凡走上仕途,又身怀真本事的有几个甘心就此庸碌?甘心多年苦读无法施展抱负?

因而在知晓秦国对待寒门士族看重的心思后, 何子博就立刻毅然决然放弃了舒适生活,决定来秦国尝试一番, 其父满心想看儿子出息,也是非常支持, 竟直接将家中田地卖了大半给儿子筹集盘缠。

何子博心中感动,更加立誓定要在秦国有所作为,怀揣着这份激昂的梦想, 他与几个情况差不多的同窗一块儿上路,在经过一段艰辛的赶路终于抵达秦国边境。

踏入陌生的国土,他原本还有些忐忑和迷茫,可是在秦国人的热情下, 他的忐忑迷茫消失,心底真正的涌现出一股奋斗拼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