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介于礼教严苛,唐钰将学生按照性别年龄不同,分成了男孩、女孩、成人和士子四种班级。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已经接受过教育的读书人确实比愚昧无知普通百姓好办,告示出去根本不需要多劝,便首先主动来报名,只因古秦文已被纳入试题知识范围,不用鞭策众人都会想办法去学。

-

一切准备就绪,选了个吉日,扫盲学堂正式开学。

而之前培训出来的那些士族子弟,也分别安排到澧城之地各镇、各村的学堂担任老师。

之前已经招生教了两个月的学生也分别被安排过去成为小助手,当班长帮忙管理和扫盲教学。

因为前两月招这些孩子时明确说了是入流派做学徒的,所以这部分孩子无论年纪大小,只要是通过考核成为小助手的,都按照每个月100文铜铢发了点工钱意思下,让百姓明白这事不是开玩笑。

这个消息让其他百姓羡慕不已,无不后悔当初自己眼见短浅,每月100铜铢不多,可也是份儿收入啊,还是半大孩子创造的,怎能不稀罕?

大多百姓目光都不长远,本来觉得这个只教古秦文的学堂没有用,此刻看到实在的利益,心中倒是除了蹭饭外多几分热情,不管怎么说,学问总比辛苦种田强吧。

因此扫盲学堂开学这天,村民抱着好奇的态度把孩子送进学堂后没有马上走,而是站在学堂门窗门口凑热闹,想看看这学堂到底教的是个啥,听两句回去也能吹个牛。

这一听,可就不得了了。

身为从应试教育过来的人,唐钰深知学习的枯燥,培养人对学习的兴趣是必要的事情。

所以第一天上课,他并没有让那些士族子弟的老师们直接教知识,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先给大家讲诉“古秦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学习古秦文,学好了古秦文有什么用。

只有让大家对“古秦”有了具体概念,学生们才会用心,产生好奇和动力,就如同现代学校每增加一门课程,第一节课老师总会讲诉这门知识的历史和意义一般。

这士族子弟已经被唐钰给培(洗)训(脑)了好几个月,早就也对古秦国不可思议的繁华传说产生了兴趣和好奇,上课之时讲起古秦传说来得心应手,怀着热烈的激情,一番传说故事讲下来着实让几乎没什么娱乐的古代百姓都入了神。

原来他们秦国的先祖那么厉害!

原来他们秦国还有这样一段繁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