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

知道了唐二姑在夫家的处境后,家里人终于感觉到了紧迫感,心不再那么大了,对唐钰之前说的种红薯土豆和发豆芽事情更上心。

怎么说呢,唐家的人就是属于那种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

之前有人接济有后盾就不慌,现在没有后盾了,若自己还不知道努力,那不是懒,而是蠢了,懒是建立在没有忧愁的烦恼条件之上。

没有人想饿死,所以唐家人非常默契的都开始行动了起来,积极加入家里的创收活动,种红薯土豆,发豆芽!

唐祖母等人都是以前干过农活的,唐钰把种植的详细方法告诉对方后,唐祖母就非常利索的安排家里人每天往返城里和村子种东西。

他们家以前住的村子距离城镇并不远,种红薯土豆也不麻烦,咬牙坚持下往返还是可以的。反正家里没人愿意回村住。

发豆芽就简单了,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四五天的功夫就能发出来。

嫩嫩脆脆,还有点微甜的蔬菜口感,在发出来的当天晚上就征服了家里人的胃口,这可是经过不知道多少年驯化的后世基因优良的绿豆发出来的,口感绝对吊打这里大部分蔬菜。

发出来的豆芽唐钰没让家里拿出去卖,而是直接送到了刘三的朝来楼那边,给酒楼添上一道新菜。

现在天气还没有彻底冷下来,蔬菜并不算稀罕,不如在朝来楼打出了名声,等到冬天那些士族看到才会花银子。

不如你以为东西拿到街上就能直接卖出好价钱吗?士族可压根看不上路边活,如此却是一举两得,酒楼也多了特色。

唐家人没什么文化,但架不住这家人非常有自知之明,也非常能够接受意见,对唐钰的建议很轻松就接受了,没有闹出什么意见不合的风波。

这让唐钰很满意,船员听话,唐家这艘船就能走得更快更远。

种田的活他是插不上太多手的,点子提出来,行动交出去,他自己则每天在酒楼和书肆两方面跑。

一是帮刘三看着点酒楼走上正轨,二是去书肆当然是跟鲁掌柜聊澧城的上流社会,从而获取信息想办法混进官衙去。

而鲁崇山事实上也并不是单纯的书肆老板,作为读书人,除了少数不上进,大部分都还是想要一展抱负,鲁掌柜也不例外,开书肆的理由不过也就是为了接触士族,扩展交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