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临安大庆殿再次召开朝会。宋高宗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有主战派请求“拒绝金国威胁,支持赵玥抗金”的,有主和派提议“暂时妥协,调离赵玥”的,还有地方官员上奏“宣城军民情绪激动,若处置不当恐引发民变”的。
就在宋高宗犹豫不决时,金国使者突然闯入大殿,态度傲慢地说道:“大金国皇帝给宋帝的期限已到,若再不答应斩赵玥,我大金十万大军明日便会南下!到时候,临安城破,宋帝被俘,可就悔之晚矣!”
这番赤裸裸的威胁,让殿内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秦桧立刻上前,躬身道:“陛下,金国使者所言非虚,为保临安,还望陛下速作决断!”
“陛下,万万不可!”韩世忠急忙上前,“若答应金国,我大宋威严尽失,抗金将士心寒,他日再无翻身之日!臣愿率领禁军,与金军一战,保卫临安!”
宋高宗看着金国使者嚣张的嘴脸,又看着殿内争论的大臣,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既害怕金国的十万大军,又不愿背负“斩杀抗金功臣”的骂名,更担心宣城军民哗变,引发更大的动乱。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宣城都统制赵玥派来的使者求见,呈递宣城军**名信!”
宋高宗心中一动,连忙下令:“宣使者进殿!”
宣城使者捧着联名信,快步走进大殿,将信呈给宋高宗,声音洪亮:“启禀陛下,宣城军民得知金国威胁陛下斩我家郡主,皆痛心疾首!此信上有宣城三万百姓、三千士兵的签名与印章,他们愿随我家郡主一同抗金,保卫江南!若陛下真要牺牲郡主,他们宁愿反出临安,也要与郡主共存亡!”
宋高宗展开联名信,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有的是工整的楷书,有的是潦草的草书,还有的是孩童稚嫩的涂鸦,甚至有老人用手印代替签名。信的末尾,写着八个大字:“斩玥则反,抗金则从!”
看着这封沉甸甸的联名信,宋高宗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没想到,赵玥在宣城的威望竟如此之高,竟能让数万军民为其“以命相护”。他突然意识到,若真的答应金国,斩杀赵玥,不仅会失去一位抗金良将,更会逼反宣城军民,到时候内忧外患,大宋真的会走向覆灭。
宋高宗深吸一口气,将联名信重重拍在案上,目光锐利地看着金国使者,声音坚定:“回去告诉你家皇帝,赵玥是我大宋的抗金功臣,是江南的守护者,朕绝不会因金国的威胁而斩杀功臣!若金国真要出兵南下,朕便命赵玥率领江南抗金联盟,与金军一战到底!大宋虽弱,却也有宁死不屈的骨气!”
金国使者没想到宋高宗会突然强硬起来,愣在原地,一时语塞。秦桧见状,想要上前劝说,却被宋高宗冷冷的目光制止。
“来人,”宋高宗下令,“将金国使者‘送’出临安,告知其,大宋不接受任何威胁,若金国敢来犯,定让其有来无回!”
侍卫们上前,架起还在发愣的金国使者,强行将其拖出大殿。殿内,主战派大臣纷纷欢呼,韩世忠更是激动地跪倒在地:“陛下圣明!臣愿随赵玥一同抗金,保卫大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