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94

双生魂记 山海云夕 5916 字 3个月前

阿楚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尘土飞扬的旷野上,远处是旌旗猎猎的军队。

晏辰正低头检查他那个被颠得半开的背包,里面的压缩饼干滚了出来,压在了军用手电筒上。

“看来这次是《曹刿论战》了,”阿楚踢了踢脚边的石子,石子滚出去老远,差点砸到一个穿盔甲的士兵,“你说咱们要不要提前去跟鲁庄公打个招呼?”

晏辰把饼干塞回去,拉上拉链:“打招呼?说我们知道他要打赢齐国人,全靠一个叫曹刿的人?”

“不然呢?”阿楚挑眉,“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按剧本走,我记得书上说鲁庄公一开始挺糊涂的。”

两人正说着,一个戴着头盔的小兵跑过来,警惕地看着他们:“你们是何人?穿的这般古怪,在这里鬼鬼祟祟做什么?”

阿楚掏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屏幕一亮,小兵吓得后退三步:“妖物!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晏辰赶紧把阿楚的手机按灭:“误会,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嗯……琉璃镜,能发光的那种。”

小兵显然不信,但也没再追问,只是挥挥手:“此地是军寨附近,闲人莫入,快离开!”

两人只好走远些,找了个土坡坐下。

“你看那边,”晏辰指着不远处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人,正对着军营的方向指指点点,“那估计就是曹刿了。”

阿楚拿出望远镜——幸好这玩意儿没被没收——调了调焦距:“嚯,还真有点谋士的范儿,就是这衣服料子差了点,估计是没发工资。”

“古代谋士不都这样?”晏辰接过望远镜,“等会儿他就要去见鲁庄公了,我们要不要跟过去听听?”

“当然要,”阿楚拍了拍他的胳膊,“说不定能帮上忙,比如提醒他‘一鼓作气’什么的。”

他们跟着曹刿,果然看到他被士兵拦在营外,正在据理力争。

阿楚忍不住小声对晏辰说:“你看他那口才,不去参加辩论会可惜了。”

晏辰低声回应:“等会儿鲁庄公问他‘何以战’,他能把鲁庄公怼得哑口无言,这才叫精彩。”

曹刿终于被放了进去,阿楚和晏辰想跟着,却被士兵死死拦住。

“我们是曹刿的朋友!”阿楚急中生智。

士兵上下打量他们:“曹先生从未提过有这般穿着的朋友,莫不是奸细?”

就在这时,营里传来鲁庄公的声音,似乎在问什么。

曹刿的声音随后响起,字字清晰,正是讨论“衣食所安”那段。

阿楚叹了口气:“看来是进不去了,只能等打仗的时候再说了。”

晏辰却指着远处:“你看,齐军那边好像在布阵,这效率也太低了,要是有现代通讯设备,分分钟搞定。”

“你以为谁都像咱们一样带了卫星电话?”阿楚白了他一眼,“不过说真的,等会儿打仗,咱们可得躲远点,别被流箭射中,我可不想在这儿挂彩。”

开战的鼓声响起时,阿楚和晏辰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

齐军果然如书中所写,一鼓作气冲了过来。

鲁庄公就要下令击鼓,曹刿拦住了他。

阿楚在石头后面小声喊:“对!就是这样!等他们三鼓之后再上!”

晏辰拉住她:“你小声点,被听到了又是麻烦。”

齐军三鼓之后,曹刿才让鲁庄公下令击鼓。

鲁军士气大振,果然大败齐军。

鲁庄公想追,曹刿又拦住了,下车看了看车辙,又登上车望了望,才说可以追。

阿楚看得直点头:“专业!这观察力,不去当侦探可惜了。”

“你以为古代谋士容易当?”晏辰捏了捏她的脸,“人家这是真本事。”

战后,鲁庄公果然问曹刿为什么要那样做。

曹刿的回答和书上一模一样,阿楚听得昏昏欲睡。

“我就说吧,剧情改不了,”她打了个哈欠,“咱们在这儿纯属多余。”

晏辰却看着曹刿的背影,若有所思:“你不觉得他刚才看我们的眼神有点奇怪吗?”

阿楚一愣:“有吗?我光顾着看鲁庄公那一脸懵的样子了。”

“他好像知道我们是谁,”晏辰皱起眉,“而且,他刚才回答鲁庄公的时候,有几句话,好像是故意说给我们听的。”

阿楚这才认真起来:“你是说……他知道我们来自未来?”

“不好说,”晏辰摇摇头,“但这个曹刿,绝对不像史书上写的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华丽的女子走了过来,径直走到晏辰面前,行了个礼:“这位公子气度不凡,不知可否告知芳名?”

阿楚立刻醋意大发,挽住晏辰的胳膊:“他叫晏辰,是我的人,姑娘有何指教?”

女子显然没想到会被如此直白地拒绝,愣了一下,悻悻地离开了。

晏辰低头看了看阿楚,嘴角勾起一抹笑:“吃醋了?”

“才没有,”阿楚嘴硬,“就是觉得她眼神不好,看上你了。”

晏辰轻笑出声,在她耳边低语:“我的眼里只有你,别人再好看,也入不了我的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楚的脸红了,轻轻推了他一下:“讨厌,说什么虎狼之词。”

两人正打情骂俏,曹刿走了过来,看着他们:“两位并非此世之人吧?”

阿楚和晏辰同时一惊。

“曹先生何出此言?”晏辰率先反应过来。

曹刿笑了笑:“方才二位在石后所言,我都听到了,‘一鼓作气’,‘三鼓之后’,这些话,寻常人是说不出来的。”

阿楚咽了口唾沫:“我们……我们只是随便说说。”

“随便说说就能说中战局?”曹刿摇摇头,“我看二位,倒是对这战事了如指掌。”

晏辰知道瞒不住了,索性坦白:“实不相瞒,我们来自未来,知道这段历史。”

曹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如此,怪不得二位行事古怪。”

“那你……”阿楚想问他是不是也知道些什么。

曹刿却转身看向远方:“这天下之事,看似已定,实则变数颇多,二位来自未来,当知此言非虚。”

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留下阿楚和晏辰面面相觑。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阿楚疑惑道。

晏辰沉思片刻:“我想,他是在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并不像史书上写的那么简单。”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远处的军队开始拔营,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阿楚和晏辰却觉得,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他们来到了齐国的都城,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穿着各式各样的古装,叫卖声此起彼伏。

阿楚拿着相机,对着街边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拍个不停:“晏辰你看,这糖葫芦跟咱们那儿的不一样,上面的果子好大。”

晏辰帮她把背包往上提了提:“小心点,别让人把你的相机当成什么稀奇玩意儿给抢了。”

“知道啦,”阿楚收起相机,“咱们现在要去找晏子吧?《晏子辞千金》,我记得这个故事,晏子可清廉了。”

“嗯,”晏辰点点头,“前面应该就是晏子的府邸了。”

他们走到一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宅院前,门口没有守卫,只有两个老仆人在打扫。

“请问,晏子大人在家吗?”阿楚上前问道。

老仆人打量了他们一下:“你们是何人?找我家大人有何事?”

“我们是远方来的游客,久仰晏子大人才名,想来拜访一下,”晏辰微笑着说。

老仆人想了想:“大人今日正好在家,你们稍等,我去通报一声。”

没过多久,老仆人出来了:“大人请你们进去。”

阿楚和晏辰跟着老仆人走进院子,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种着几棵树,看起来别有一番雅致。

晏子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看书,看到他们进来,放下书站起身:“二位便是远方来的客人?请坐。”

阿楚看着眼前这个身材不高,但气度不凡的老者,心里暗暗佩服:这就是历史上那个能言善辩的晏子啊。

“多谢晏子大人,”晏辰拉着阿楚坐下。

晏子给他们倒了杯茶:“不知二位从何处来?看你们的穿着,倒是颇为奇特。”

“我们从一个很远的地方来,”阿楚喝了口茶,“早就听说晏子大人清廉正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晏子笑了笑:“姑娘过奖了,为官者,当为民做主,清廉乃是本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跑了进来:“大人,齐王派人送赏赐来了,说是有千金之多。”

晏子皱了皱眉:“知道了,我这就出去。”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来了,正主剧情。

他们跟着晏子走到院子里,只见几个侍卫抬着几个箱子,箱子打开,里面全是金银珠宝,闪得人眼睛都花了。

一个太监模样的人尖声说道:“晏子大人,这是齐王赏赐给您的,还请收下。”

晏子对着太监作了个揖:“请公公回禀齐王,这些赏赐我不能收,为国效力是我的本分,不敢受此重赏。”

太监愣了一下:“大人,这可是齐王的一片心意,您要是不收,小的不好回话啊。”

“公公放心,我会亲自进宫向齐王解释的,”晏子态度坚决。

太监没办法,只好带着人离开了。

阿楚忍不住对晏辰小声说:“你看,我就说晏子会辞掉千金吧,果然没错。”

晏子听到了她的话,转过头来看向他们:“二位似乎早就知道我会辞掉赏赐?”

阿楚和晏辰又是一惊,怎么又被看出来了。

“我们……我们只是觉得晏子大人不是那种贪图富贵的人,”晏辰连忙解释。

晏子笑了笑:“二位倒是对我很了解,不过,你们可知我为何要辞掉这千金?”

“因为您清廉啊,”阿楚脱口而出。

晏子摇了摇头:“这只是其一,其二,齐王最近沉迷享乐,不理朝政,我若是收下这千金,岂不是助长了他的奢靡之风?”

阿楚和晏辰都愣住了,史书上可没说这层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晏子继续说道,“这千金看似是赏赐,实则是试探,我若收下,日后他若有什么不当的要求,我便不好拒绝了。”

阿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就说事情没那么简单。”

晏辰也点点头:“晏子大人果然深谋远虑。”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男子走了进来,看到阿楚,眼睛一亮,走上前:“这位姑娘好生漂亮,不知芳名?我是本地的一个富商之子,若是姑娘愿意,我可以给你买很多金银珠宝。”

晏辰的脸立刻沉了下来,把阿楚往自己身边拉了拉:“她是我的妻子,多谢公子厚爱。”